中共中央、国务院新印发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既是深化作风建设的关键抓手,也是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制度约束。广大青年干部要以制度刚性为标尺,从思想深处筑牢节约防线,自觉坚持过“紧日子”,托举人民群众的“好日子”,在新时代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作风答卷。
深化思想认识,守好党的“传家宝”。从革命年代“红米饭,南瓜汤”的乐观坚守,到建设时期“勒紧裤腰带搞建设”的奋斗豪情,再到新时代“把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的执政智慧,一脉相承的节俭理念,早已超越物质层面的约束,升华为共产党人精神层面的信仰图腾。新修订的《条例》将节约上升到政治高度,明确指出“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面向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更需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推进作风建设,让勤俭节约成为执政文化的底色,才能让民族复兴的巨轮在风清气正的航道上行稳致远。
强化刚性约束,织密制度“防护网”。《条例》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细致规范。其核心要义在于坚持从严从简、依规依法、提质增效、实事求是、公开透明、深化改革的原则,从制度层面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螺栓”。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广大青年干部要深刻领会《条例》精神,树立节约观念、培养俭朴意识,从严从简、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腾出更多资金投入发展所需、民生所盼。严守资源节约要求,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绿色出行,带头开展“光盘行动”,用点滴行动诠释过紧日子的为民情怀。
积极查摆问题,坚决不碰“高压线”。贯彻落实《条例》不是“走形式”,而是“改作风”;不是“做样子”,而是“见真章”。对于查摆出来的问题,能短期解决的,必须立行立改、马上就改、改就改好,不搞“应付整改”“虚假整改”“选择性整改”;需要长期推进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敢于刀刃向内、较真碰硬,不仅要作“能改”的表态,更要作“真改”的表率,对问题和不足鞭辟入里研究、举一反三思考、靶向施策改正,不能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同时,青年干部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将“彻底”二字贯穿始终,补短板、强弱项、固根本,严防问题屡改屡犯、反弹回潮,以实实在在的整改赢得群众、赢得民心。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青年干部要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为指引,以俭为基,行稳致远,汇聚起全社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