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康雨欣:以实干整饬自我,以笃行丰盈青春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康雨欣  日期:6/10/2025 字体: [大][中][小]

    青春不是用来挥霍的温室,而是孕育梦想的苗圃;成长不是坐而论道的清谈,而是起而行之的奔赴。在时代的浪潮中,青年一代唯有以实干整饬自我、以笃行丰盈青春,方能在摸爬滚打中淬炼成钢,让生命在奋斗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实干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唯有“自找苦吃”方能破茧成蝶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要自找苦吃,靠勤劳双手和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脱贫攻坚一线,年轻的“驻村书记”们脚踏泥土、手攥民意,在田间地头调研产业,在雨夜村头调解纠纷,把“纸上蓝图”变成“田间实景”;科研赛道上,一群“90后”工程师扎根实验室,为攻克芯片“卡脖子”技术日夜鏖战,在反复试验中寻找突破,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科技创新的硕果。这些生动实践告诉我们:青春的价值不在“躺平”的空想里,而在“自找苦吃”的实干中。当我们放下“精致利己”的计较,抛开“躺平摆烂”的心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才能真正读懂“成长”的含义,收获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担当。

    笃行是青春最有力的成长,唯有“深耕细作”方能行稳致远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敦煌研究院里,“80后”文物修复师李云鹤俯身案头,用放大镜辨别壁画裂痕,用毫米级精度填补色彩断层,让千年壁画重焕生机;塞罕坝林场中,年轻的护林员们顶风冒雪丈量林地,在日记本里详细记录每棵树的生长数据,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续写绿色传奇。他们的青春轨迹印证着一个朴素真理:笃行不是一时的热血,而是一世的深耕。新时代青年既要胸怀“国之大者”,也要甘做“小事匠人”,在基层一线的“神经末梢”中摸透实情,在繁琐细碎的“鸡毛蒜皮”中积累经验,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成不凡,把每一个细小环节做到极致,方能在时代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让青春之路越走越坚实。

    整饬是青春最清醒的自觉,唯有“刀刃向内”方能超越自我

    成长路上,最大的敌人不是困难挫折,而是自我设限的懈怠与盲目自大的偏执。有的青年初入职场便滋生“躺平”心态,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有的习惯在“舒适区”里按部就班,不愿接受新挑战、学习新技能。这些现象警示我们:青春需要时常“照镜子”“正衣冠”。就像脱贫攻坚中,年轻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发现自身“土话不会说、农活不会干”的短板,主动拜群众为师,在学方言、干农活儿中重塑自我;就像航天团队里,工程师们在失败案例中复盘反思,建立“问题清单”倒逼能力提升。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不足,才能不断突破能力瓶颈,实现从“新手”到“行家里手”的蜕变。

    李大钊曾言:“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愿我们以实干为笔、以笃行为墨,在时代的答卷上书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让每一个奋斗的日子都成为照亮未来的星火,让整饬自我的勇气与笃行不怠的坚持,成为青春最动人的注脚。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