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然而,成长无捷径,百炼才能成钢。年轻干部唯有主动扎根基层实践的沃土,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才能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材。
一、以“空杯心态”勤学善思,筑牢能力根基
年轻干部学历高、思维活,但知识储备多不代表实践能力强。面对复杂多变的基层工作,需要保持“空杯心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一方面,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懂弄通政策法规,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另一方面,要虚心向基层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学习。田间地头的农民是种植养殖的行家,社区里的居民熟悉家长里短的门道,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掌握解决矛盾的诀窍。年轻干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才能学到“接地气”的真知识、真本领,为干事创业筑牢根基。
二、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锤炼过硬本领
基层是年轻干部增长才干的最好课堂。这里有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有基层治理的纷繁事务,有服务群众的具体工作,每一项都是提升能力的“练兵场”。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中,年轻干部要深入调研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协调各方力量,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提升统筹协调和开拓创新能力;在处理群众矛盾纠纷时,要耐心倾听诉求,依法依规调解,学会运用群众语言和乡土智慧,增强群众工作能力;在应对突发事件和急难险重任务时,要迅速反应、科学决策,培养应急处突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通过在基层一线的摸爬滚打,年轻干部才能褪去“书生气”,练就“泥土味”,成长为能挑重担的实干家。
三、在攻坚克难中砥砺担当,锻造坚韧品格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年轻干部的成长,离不开攻坚克难的磨砺。在改革发展的深水区,必然会遇到各种“硬骨头”“拦路虎”。无论是破解产业发展瓶颈,还是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无论是整治环境污染,还是推动教育医疗资源均衡发展,都需要年轻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作为。面对困难和挑战,年轻干部不能畏缩不前、推诿扯皮,而要主动迎难而上,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增长智慧。一次次攻坚克难的经历,如同淬火成钢,将锻造出年轻干部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
四、在自我反思中不断精进,实现持续成长
成长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的过程。年轻干部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和不足,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到举一反三。每完成一项工作任务,都要静下心来思考工作中的得与失,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哪些环节还存在问题,如何改进提升。同时,要主动接受批评和监督,以开放的心态听取不同意见,从他人的评价中发现自身的短板和不足。通过持续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年轻干部能够不断优化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成长飞跃。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人生因磨砺而升华。年轻干部要珍惜时代赋予的机遇,主动投身到基层实践的广阔天地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增长才干中实现人生价值,在服务人民中书写无悔青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