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了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千岭乡有关党员干部违规吃喝的典型问题。这两起事件均发生在学习教育期间,身为党员干部却带头组织、参与违规吃喝,甚至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违纪,事后还存在瞒报现象,实在令人痛心,也为我敲响了警钟。通过对这两起案例的学习,我深受触动,有了以下深刻感悟。
一、反思危害,提高思想认识
违规吃喝绝非小事小节,而是关系党在人民群众心中形象的大事。
(一)从政治影响来看,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党员干部本应是纪律规矩的践行者和维护者,做出这种违规行为,无疑是对党的形象抹黑,辜负了人民的信任与期望。
(二)从廉洁角度来看,违规吃喝往往是腐败的前奏,是党员干部走向堕落的“第一道缺口”。很多腐败案例表明,一些干部就是从接受一顿宴请、一杯酒开始,放松了警惕,丧失了原则,逐渐陷入利益输送、权力寻租的深渊,最终滑向违法犯罪的泥沼。
(三)从社会风气来看,违规吃喝与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不良示范,助长奢靡享乐之风,扰乱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影响社会风气的清正。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违规吃喝的歪风陋习在部分地方和单位仍未杜绝,甚至存在反弹回潮的迹象,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坚决予以整治。
二、对标自省,查找自身不足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对这些违规行为感到愤慨和痛心的同时,更要深刻反思,对照自身查找问题。在思想认识上,是否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是否存在诸如“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思想,对违规吃喝的危害认识不足,心存侥幸?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是否真正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始终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
在实际行动中,我也认真反思自身在公务接待、与管理服务对象交往等方面的行为。在公务接待时,是否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杜绝超标准接待、违规安排宴请等问题;在与管理服务对象交往中,是否保持清清爽爽的“亲清”关系,坚决拒绝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礼品;是否存在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吃喝等不正当利益的行为。通过深刻的对照反省,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时刻保持警觉,防微杜渐,从思想根源上筑牢抵制违规吃喝等不正之风的防线。
三、汲取教训,筑牢思想防线
这两起典型案例为我们提供了生动而深刻的“反面教材”,从中我们应积极汲取教训,不断强化自身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一)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增强纪律意识,严守行为底线:牢固树立纪律红线不可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时刻以党章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规定,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面对各种诱惑和考验时,保持清醒头脑,坚守纪律底线,坚决杜绝违规吃喝等违纪违法行为。
(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初心使命。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以反面案例为镜鉴,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这两起违规吃喝典型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从中深刻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抵制违规吃喝等不正之风,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同时,积极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强对身边同志的教育和监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