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成为作风建设的鲜明旗帜,引领党风政风民风持续向好。其中,“改进调查研究” 位居首位,凸显其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深入贯彻这一规定,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各项事业稳步前行的重要保障。
改进调查研究,是密切联系群众的 “连心桥”。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真切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 “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主动深入田间地头、车间厂房、社区街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才能听到真心话、察到真民情。如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无数党员干部扎根贫困地区,深入了解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和致贫原因,制定出精准有效的帮扶措施,最终实现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这充分彰显了深入群众调研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然而,现实中仍有一些调研存在形式主义问题。部分干部下基层调研时,“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浮于表面,走马观花;有的热衷于 “前呼后拥”,搞形式主义,不仅难以获取真实信息,还加重了基层负担,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这些不良现象,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背道而驰,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真正的调研,应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党员干部要以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的求知精神,深入实际,不被表象所迷惑,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敢于直面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调研过程中,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杜绝形式主义。同时,要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让调研成果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我们要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刻领会 “改进调查研究” 的重要内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改进调查研究作为提升工作能力、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以实实在在的调研成果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让我们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改进调查研究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作者单位:泊头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