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康雨欣:年轻干部当能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康雨欣  日期:8/19/2025 字体: [大][中][小]

    年轻干部是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考验和干事创业的时代命题,如何校准人生航向、永葆进取姿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这三个看似简单的词语,蕴含着修身立德的智慧、干事创业的密码,值得每一位年轻干部深思践行。

    一、在名利诱惑前“知足”,守住初心本色

    所谓“知足”,并非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在名利得失上保持清醒,在诱惑考验前站稳脚跟。年轻干部刚走上岗位,往往充满干事热情,但也容易因急于求成而心态浮躁,甚至在“围猎”中迷失方向。殊不知,名利如同过眼云烟,唯有守住内心的“定盘星”,才能行稳致远。

    老一辈共产党人用行动诠释着“知足”的境界:焦裕禄扎根兰考,“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谷文昌带领群众治沙造林,“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对年轻干部而言,“知足”是在待遇上不计较,在岗位上不攀比,把心思用在为群众办实事上,把价值体现在履职尽责中。唯有如此,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二、在能力短板上“知不足”,保持谦逊好学

    “知不足”,是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更是成长进步的起点。年轻干部学历高、思维活,但基层经验不足、群众工作能力欠缺是普遍短板。有的习惯于“纸上谈兵”,用书本知识套现实问题;有的甚至“半瓶水晃荡”,对批评建议充耳不闻。这些“不足”若不及时弥补,终将成为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知不足者方能自省,善自省者方能进步。年轻干部要以“空杯心态”向实践学习,多到田间地头问计于民,在家长里短中体察民情,把“群众语言”转化为工作方法;要以“归零意识”向老同志学习,学他们处理复杂问题的“土办法”,悟他们服务群众的“真感情”;要以“问题导向”向失误学习,把“踩过的坑”变成“铺路的石”,在复盘反思中提升本领。唯有始终保持“本领恐慌”,才能在时代发展中不掉队、不落伍。

    三、在干事创业上“不知足”,强化担当作为

    “不知足”,体现的是进取精神,彰显的是责任担当。当前,改革发展任务艰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领域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如果年轻干部满足于“做了”,不求“做好”;满足于“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就难以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从“80后”驻村书记带领村民种茶致富,到“90后”社区工作者创新“网格化+数字化”治理模式,年轻干部的“不知足”,应体现在对工作标准的精益求精上,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时不松劲;体现在对发展机遇的敏锐把握上,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勇探索;体现在对初心使命的执着坚守上,在攻坚克难中显担当。正如古人所言:“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唯有以“不知足”的闯劲啃硬骨头、涉险滩,才能在青春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

    知足者常乐,知不足者常进,不知足者常新。年轻干部当以“知足”涵养品德,以“知不足”提升本领,以“不知足”砥砺担当,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淬炼成长,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篇章。(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承安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