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的嘱托,道出了我们基层干部的心声。曾经,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等无形之“负”,如同缠绕手脚的藤蔓,消耗着我们本应用于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宝贵精力。中央精准施策为基层减负松绑,不仅是工作方式的变革,更是治理理念的深刻升华。
轻装奋进正当时。减负带来的“呼吸空间”,让会议精简了,报表规范了,考核务实了,我们终于能跳出“事务主义”的泥潭,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这种“减”不是降低标准,而是剔除冗余;不是放松要求,而是回归本真。其释放出的时间与精力,正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深度、服务群众的温度和推动发展的力度。让我们有更多机会走进田间地头,聆听百姓心声,把政策的春风真正吹进群众心坎里。
扎根实践砺初心。减负是为了更好地负重,松绑是为了更快地奔跑。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最佳练兵场。它带来的不是安逸,而是更高质量奋斗的契机;不是轻松,而是更重大责任的托付。在减负增效的新环境下,年轻干部更应主动自我加压,唯有如此,方能在"减"与"加"的辩证中,实现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实干担当绽芳华。减负松绑消除了形式主义的干扰,容错纠错机制则解除了后顾之忧,双轮驱动下,基层正成为创新创造的沃土。年轻干部生逢其时,自当倍加珍惜:要破除“等靠要”思想,主动谋划工作,创造性落实政策;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要永葆“闯创干”劲头,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大胆探索,争做改革创新的先行者。
锐意创新书华章。“历史从不辜负奋进者”,这是时代的承诺,也是历史的召唤。减负松绑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这一代年轻干部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过硬的本领,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华章,为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当每一名年轻干部都能轻装上阵、奋发有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图画卷必将在我们手中变得更加绚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