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苏中泽:共绘发展新蓝图,开启幸福新篇章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苏中泽  日期:9/2/2025 字体: [大][中][小]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磅发布,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新征程,这不仅是对城市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更是关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关键之举。

    城市,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关键空间,在我国发展进程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大幅提升,城镇人口显著增加,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然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新的形势与挑战。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迈向存量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份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意见明确了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政策制度不断完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人居品质大幅提升,绿色转型持续深入,安全基础更加坚实,文化魅力充分展现,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到2035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基本建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意见围绕多个关键领域,精心绘制了全面且细致的行动蓝图。

    在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方面,意见提出要稳妥有序地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全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增长极,让中西部和东北的城市群、都市圈更好地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市间定位错位互补、设施互联互通、治理联动协作。同时,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按照功能定位做强做精核心功能,合理控制规模,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提高中小城市和县城承载能力,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意见指出要因城施策,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精心培育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还要激活城市存量资源潜力,全面摸清资产资源底数,改造利用老旧厂房、低效楼宇等,优化产权政策盘活低效用地。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统筹各类资金渠道,创新财政金融政策工具,发挥债券、股票市场融资功能,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此外,提升城市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优化开放环境和服务,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吸引国际组织落户,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区域性开放节点城市。

    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关乎每一位市民的切身利益。意见着重强调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建造、维护、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实施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创新型产业社区、商务社区,完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构建城市便民生活圈。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布局、结构和功能,高效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强化5G、千兆光网覆盖,优化算力设施布局,完善交通枢纽换乘设施,加强停车位、充电桩等便民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水平,健全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服务体系,扩大普惠养老、育幼服务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生产领域节能降碳,实施工业能效、水效提升行动,推广绿色低碳先进工艺技术装备,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管控,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加强城市生态保护修复,构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城市生态格局,保护和修复城市山体、水体、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增加城市绿地和生态空间。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提高新建建筑绿色标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车,减少城市碳排放。

    这份意见的发布,是我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路径,也让我们每一个人对未来城市生活充满了期待。让我们携手共进,积极投身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卫生健康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