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敦煌市人社局坚持将技能培训与劳务输转作为稳定就业、促进增收的关键抓手,创新实施“技能提升+精准输转”双轮驱动战略,为城乡劳动者铺就了一条从“强本领”到“稳饭碗”的致富路,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技能“充电”强内功,就业底气更充足。
面对就业市场新形势,敦煌市人社局将技能培训作为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的关键抓手,精准聚焦本地文旅产业升级与电商、家政等新兴业态发展需求,以“靶向培养”替代“普遍撒网”,全力构建“订单式+嵌入式”技能提升体系。其中,“订单式”培训通过校企联动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嵌入式”培训深入岗位强化实操能力,使电商直播运营、高端家政服务、专业美容师、育婴护理员等紧缺工种培训班期期爆满。同步建立动态监测响应机制,密切跟踪劳动力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优化课程设置,确保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零时差”衔接,实现“结业即上岗”。针对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创新推出配套职业规划指导和岗位适配服务,破除技能提升障碍。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8期956人次,覆盖领域广、受益群体多。通过系统性、高质量的职业“充电”,劳动者不仅掌握就业“金刚钻”,更在求职中展现出“技能底气”与“职业自信”,就业选择从传统岗位向新兴职业全面拓宽,真正实现“增技、增收、增信心”三位一体发展目标,为稳就业、促共富注入持久动能。
劳务“架桥”畅渠道,增收门路更宽广。
在提升劳动者“内功”的同时,敦煌市人社局精准发力,为劳务输转“架桥铺路”,畅通城乡劳动者走向广阔就业市场的渠道。主动“走出去”深化省内劳务协作,与定西市、白银市景泰县等地区签订东西部劳务协议,开通“点对点”输转,精准输送22人,架起区域协作“连心桥”,有效拓宽了岗位供需双向流动渠道。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畅通信息渠道,高频次举办专场招聘会、岗位推介会,并依托“码上就业”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抖音直播等新媒体平台,构建岗位信息“快车道”,将优质岗位精准送达劳动者,实现高效人岗匹配。同时,依托劳务基地延伸服务链条,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权益维护、生活保障等全程跟踪服务,筑牢务工人员“安心桥”,着力消除其后顾之忧,确保其输得出、稳得住、能增收。截至目前,全市已搭建各类招聘对接平台120场次,成功输送就业岗位1.2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7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2.7万余份,有力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门路。
“授渔”“架桥”见实效,民生福祉稳提升。
“技能充电”与“劳务架桥”的双轮驱动,结出了惠及民生的丰硕果实。经过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通过高效的劳务输转渠道,实现了更稳定、薪酬更高的就业。今年以来,调查敦煌市劳动力从业状态、就业意愿、培训意愿等信息5.2458万条,调研敦煌市规上企业、新开工企业3场次。分层次分类别建立工作台账,不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全力推动城乡劳动力有序返岗、稳定就业。截至目前,全市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252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22亿元,输转脱贫劳动力1911名,为183名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发放交通补贴8万元。技能“金钥匙”打开了增收“致富门”。不仅如此,部分在外积累了技术、经验和资金的务工人员,带着新理念、新技能返乡创业,成为带动本地就业、激活乡村经济的新生力量。技能赋能与劳务畅通,正实实在在地充盈着百姓的“钱袋子”,稳稳地托举起千家万户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下一步,敦煌市人社局将继续在提升技能培训质效、拓展劳务输转空间、优化就业服务保障上深耕细作,让“技能饭碗”端得更牢,“增收桥梁”筑得更实,奋力谱写稳就业保民生、助力共同富裕的新篇章。(作者单位:敦煌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