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陈梦瑶:在泥土中跋涉 在实干中绽放——青年干部成长之路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陈梦瑶  日期:9/8/2025 字体: [大][中][小]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传承使命、开拓未来的重任。新时代征程上,无“温室”可躲、无“捷径”可走,唯有扎根基层泥土、勇闯实干浪潮,方能在摸爬滚打中褪去稚气、增长才干,让青春在为民服务中绽放光彩。

    走出“办公室”,奔赴“田埂间”,在泥土芬芳中汲取养分。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青年干部长见识的“最好课堂”。不少青年干部初到岗位时,依赖报表、文件了解工作,却忽视“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的基层情况,藏在农户米缸、田间作物、居民闲聊里。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走进田间学种庄稼、聊收成,摸清产业堵点;常坐社区“板凳”,听群众谈难题,掌握“急难愁盼”。协助办社保、参与环境整治,每桩小事都是贴近群众、积累经验的机会,这份从泥土中收获的认知与情感,是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压舱石”。

    拒绝“躺平态”,争当“实干家”,在实践磨砺中锤炼本领。“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实干是青年干部成长的“试金石”与破题“金钥匙”。基层工作无“标准答案”,常面临产业落地难、邻里纠纷调解难、应急响应急等“硬骨头”。青年干部不能有“等靠要”思想与“畏难退缩”心态,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认领“硬任务”,把困难当作提升契机。在政策落实中学会“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在服务群众中练就“换位思考、耐心沟通”本领,在“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中,从“遇事慌”的新手成长为“善攻坚”的能手。

    摒弃“短期观”,树立“长远心”,在久久为功中书写答卷。基层工作多是日复一日的坚守,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部分青年干部带“镀金”心态,把基层当“过渡站”,求“显绩”“快功”,却忽视“打基础、利长远”的本质。为产业项目半年打通合作堵点、为困难家庭一年助其增收、为村里两年修通产业路……这些“慢功夫”虽无即时“亮眼成绩”,却能赢得群众信任、推动乡村发展。青年干部要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扎根一线,收获真心认可,创造经得起检验的业绩。

    从“象牙塔”到“田埂间”,从“书生气”到“泥土香”,青年干部成长之路与基层、实干紧密相连。唯有以“扎根”的定力、“实干”的魄力、“坚守”的毅力,在泥土中汲取力量、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方能在新时代交出无愧于党、人民与青春的答卷。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