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孙煜晰:以作风之镜鉴照初心、青年干部的“三镜”之道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孙煜晰  日期:9/9/2025 字体: [大][中][小]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也是青年干部成长的“试金石”。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当下,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更需以作风之镜鉴照初心,以“三镜”之道锤炼政治品格、提升能力本领,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一、以“显微镜”查摆作风之弊,在“自省自警”中筑牢初心根基

    作风问题无小事,往往始于微末、积于忽微。青年干部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容易因经验不足、定力不够而陷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泥潭。有的热衷于“作秀式”调研,满足于“材料政绩”;有的面对群众诉求推诿扯皮,将“为人民服务”异化为“为报表服务”。

    此时,需手持“显微镜”,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查摆问题,唯有将问题找准、找实、找透,方能避免“小管涌”演变为“大塌方”。正如古人所言:“吾日三省吾身”,青年干部当以“显微镜”式的严谨,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在自省自警中校准初心坐标。

    二、以“望远镜”锚定前行方向,在“知重负重”中彰显担当本色

    作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干事创业。青年干部若只满足于“不犯错”,却不敢“挑重担”,便是典型的“庸政懒政”。当前,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基层治理等领域呼唤敢闯敢试的“行动派”,而非畏首畏尾的“旁观者”。

   “望远镜”之用,在于跳出“一亩三分地”的局限,以战略眼光把握时代脉搏。面对复杂局面,是选择“绕道走”还是“迎难上”?面对群众急难愁盼,是推给“下一站”还是主动“站出来”?答案不言而喻。青年干部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真本领”,在为民服务中厚植“鱼水情”,让作风建设从“纸面要求”转化为“行动自觉”。

    三、以“多棱镜”凝聚奋进力量,在“守正创新”中书写青春华章

    作风建设不是机械重复的“老套路”,而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青年干部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既要传承“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等优良传统,也要善用新技术、新方法破解治理难题。

   “多棱镜”的启示在于:既要看到作风问题的多面性,也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例如,在基层治理中,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在群众工作中,可借助新媒体平台倾听民声。但创新绝非“标新立异”,更不能背离初心。青年干部需在守正与创新中把握平衡,既做作风建设的“守护者”,也做改革突破的“排头兵”,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作风建设是一场“永远在路上”的修行。青年干部当以“显微镜”检视自我、以“望远镜”砥砺前行、以“多棱镜”开拓创新,在常思常省中筑牢信仰之基,在知重负重中彰显担当之力,在守正创新中书写时代答卷。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接班人”,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奏响青春最强音。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