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王淼:以“清正”立心 以“廉洁”塑形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王淼  日期:9/24/2025 字体: [大][中][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通过深入系统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对“清廉”二字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廉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新时代公民修身立德的基本准则,深刻影响着个人的成长轨迹与社会的风清气正。

    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所有违法违纪问题的根源,都始于思想防线的溃堤,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腐败的危害,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行为。在诸多违法违纪案例中,有些当事人随着职务的提升、权力的增大,逐渐放松了理论学习和思想改造,对党章党规党纪的学习也流于形式,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沦为口头表态。这警示我们,理想信念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行动,必须作为终身的课题坚持不懈的去学习,只有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党规党章党纪,不断补足精神之“钙”,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真正做到“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守住“不逾矩”的为政底线。行动是思想的体现,只有将纪律规矩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才能真正做到廉洁履职。为政之道,说到底是“做人”与“做事”的统一,清正廉洁的为政之路,必须以端正的做人态度为前提,以务实的做事作风为支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公职人员,要始终坚持诚信、公道的品格,对待群众真心实意,不搞两面派,在生活和工作中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越雷池、不踩红线。同时,廉政不是“不做事”,而是“干净做事、务实做事”,既要杜绝躺平心态,面对岗位职责不推诿、不敷衍,又要杜绝投机心态,不搞形象工程,真正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涵养“不能腐”的行动自觉。廉政教育不是“一阵风”,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必修课”,其核心在于将“廉洁”从“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自觉”。这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强化认知,定期学习党纪法规、廉政理论,深入领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反思中改进不足,结合警示教育,及时对照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找差距,纠正思想偏差,堵住风险漏洞;在实践中锤炼作风,将廉政要求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既要干成事又要不出事,树立良好的公职人员形象。

    清正廉洁”不是一句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我们手中权力的“定盘星”和心中行为的“度量衡”。作为人民的公仆,我们的权力来自人民,更当用之于民。唯有始终怀揣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站稳脚跟,在大小事务中守住底线。让我们以清正廉洁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在服务群众的岗位上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卷。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