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热点评说详细内容
廖卫芳:别让份子钱成为“甜蜜的负担”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廖卫芳  日期:10/9/2025 字体: [大][中][小]

    “国庆假期收到4张婚礼请帖,份子钱给麻了”“工资5000元随份子近3000元”……每年国庆假期,都有不少新人走进婚姻的殿堂,伴随而来的,是婚礼份子钱的水涨船高。不少年轻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大倒“苦水”,认为婚礼份子钱是一项较高的支出,感到很有压力。(10月9日《无锡日报》)

    “国庆假期收到4张婚礼请帖,份子钱给麻了”“工资5000元随份子近3000元”……恐怕这些收到多张婚礼请帖、随了工资一大半份子钱的年轻人,接下来这个月要过“苦日子”了。此时,笔者不禁在想:份子钱成“甜蜜的负担”该如何卸下呢?

    其实,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份子钱”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遇上亲朋好友结婚、生子、生日、乔迁等喜事,往往都要热闹祝贺一下,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但眼下,这些喜事祝贺的方式却往往只看“份子钱”的多少,且“份子钱”的数码越来越大,人家随礼600,我也跟着随礼600,人家随礼1000,我也跟着随礼1000,导致“份子钱”成了一种“甜蜜的负担”。很多人收到请贴如同收到“罚单”,甚至有人称之为“人情消费猛于虎”,真的是一点儿也不为过。

    其实,自古以来,国人都崇尚礼尚往来,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传统。但如果只看重“份子钱”的多少,这无疑已是背离了礼尚往来的本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关系变了味、走了调。“唯礼是图”的礼尚往来,实质上就是把人际关系金钱化,既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也败坏了社风民风。因此,笔者以为,送“份子钱”理应适可而止。

    如何挣脱份子钱成“甜蜜的负担”的枷锁呢?笔者以为,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记得此前有报道,一位网友参加同事的婚礼就大胆地“随礼6.66元”,从而赢得了网友们一致好评。笔者想,虽然这位网友是有点“抠门”,但毕竟这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体现和传播,是对庸俗的人情消费的一种挑战。因此,笔者以为,我们应把“随礼6.66元”当作一种新风尚,引领社会正能量,让“人情消费”回归正常的人情往来,让我们不再为“甜蜜的负担”背负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同时,也让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情义不再用“随礼多少”来衡量,真正做到“礼轻情义重”。试想,倘若人人都推崇“随礼6.66元”的新风尚,那么就不会出现“甜蜜的负担”,“人情消费猛于虎”也就不会成为一种戏谑。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所需要的亲情、友情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维护亲朋好友的人情往来,更不能寄托在物质和金钱上。人遇喜事完全可以通过送一束浪漫的鲜花,或发一条问候的短信,或点一首深情的歌曲等方式来替代“份子钱”,这既表达了情意,又不增加各方负担,并富有时代气息,真正让礼尚往来回归正常的感情交往,成为互惠互利且整体上有利于增进社会利益的人情消费。笔者以为,只有少送或不送“份子钱”的人越来越多了,份子钱才不会成为“甜蜜的负担”。(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