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这首流传已久的民谣,道尽了吴桥与杂技的深厚羁绊。2025年9月28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盛大开幕,这座千年杂技之乡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吴桥杂技也正以全新的姿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书写着文化与产业融合的新篇章。
杂技教育是产业链的根基。吴桥始终以“传承技艺、弘扬文化”为核心,构建起从基础教育到专业培养的多层次体系,让杂技艺术在代代相传中不断焕发新生。在当地中小学,杂技课程被纳入课后服务特色内容,专业杂技教师走进校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与专注力,更让他们从小浸润在杂技文化氛围中,种下热爱传统艺术的种子。而在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等专业院校,学员们不仅学习经典杂技门类的技艺,还要学习杂技历史、舞台美学、艺术理论等课程,同时接受体能训练与安全防护教育,全方位提升综合素养。此外,学校还积极搭建实践平台,与当地文旅景区、杂技剧团合作,让学员在实践中打磨技艺、积累舞台经验。这种教育模式既保障了杂技技艺的原汁原味传承,又为行业培育出兼具专业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新生代人才,让吴桥杂技的薪火在创新教育中持续传递。
文旅融合是产业链的“富民引擎”。吴桥围绕杂技文旅产业,周边村街近万名村民实现了就业转型,从传统农民变身民宿经营者、餐饮店主、杂技道具销售员。在吴桥杂技大世界周边的“杂技民宿村”,家家户户都保留着杂技元素——院墙上绘制着杂技表演壁画,房间内摆放着迷你杂技道具摆件,民宿主人还会为游客表演简单的杂技小绝活,让游客在住宿中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杂技氛围。此外,吴桥还大力开发杂技文创产品,从印有杂技图案的文具、服饰,到可手动操作的微型杂技道具模型,种类丰富多样,让游客在离开时能将“杂技记忆”带回家,进一步延伸了杂技产业链的价值。
杂技道具制造是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杂技道具制造不仅承载着传统技艺的传承,更在创新发展中焕发新活力。吴桥的杂技道具制造历史悠久,许多手工艺人掌握着祖辈流传下来的制作技艺,从钢丝绳的锻造、彩绸的缝制,到高椅、花坛等道具的打磨,每一道工序都精益求精。随着时代发展,吴桥的杂技道具制造也开始融入现代科技元素。为提升道具的安全性和表演效果,制造商引入了轻量化材料,在杂技服装的制作上,采用透气、弹性好的新型面料,并搭配LED灯光效果,让演员在舞台上更加亮眼。同时,道具制造商还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适合旅游景区、学校、家庭等不同场景使用的道具产品,如小型化的杂技玩具、教学用的基础训练道具等,进一步拓展了杂技道具的应用领域,为吴桥杂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千年传承的民间技艺,到走向世界的文化符号;从单一的艺术表演,到带动产业发展的富民产业,吴桥杂技正以“教育”破局、“文旅”赋能、“制造”提质,在时代浪潮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这座杂技之乡必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传承为墨,书写出更加精彩的文化篇章。(吴桥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