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瓜州县人社局:暖心瓜州,产业风光就业好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黄海霞  日期:10/15/2025 字体: [大][中][小]

    近年来,瓜州县人社局紧扣“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核心目标,以产业发展为牵引、以服务优化为抓手、以权益保障为底线,构建“产业赋能就业、就业支撑产业”的良性循环,让群众在产业链上稳就业、在就业中享实惠,绘就“产业兴、就业稳、民生暖”的生动图景。

    产业筑基,拓宽就业“增收路”

    立足县域新能源、现代农业、文旅融合等主导产业,瓜州县人社局主动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劳动力供给清单”双向对接机制,推动就业岗位与劳动力精准匹配。针对热力公司等新能源企业和瓜州宾馆、融金州海等文旅行业企业用工需求,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520人,大力组织“订单式”“ 嵌入式”技能培训,定向培养电工、焊工、挖掘机、装载机、叉车等技术工人859人,实现了“培训即就业”,有效缓解了企业技能人才紧缺。围绕棉花、蜜瓜、枸杞等特色农业,依托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培育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就业载体6家,吸纳本地劳动力51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92人,预计2025年底用工规模将突破600人,让群众“家门口就业”成为常态。同时,深挖文旅产业就业潜力,在锁阳古城、榆林窟等景区开发文旅服务、非遗传承等岗位,带动200余名群众实现灵活就业,形成“产业延伸到哪里,就业岗位就覆盖到哪里”的良好格局。

    服务提温,织密就业“保障网”

    聚焦群众就业“急难愁盼”,推出一系列暖心服务举措,让就业服务更有温度。线上搭建“瓜州县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开通“直播带岗”“码上就业”功能,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效。2025年以来,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36场次,发布岗位2764个,为企业输送务工人员3500人;线下推行“人社干部上门帮办”服务,组织工作人员、驻村干部深入乡镇村社,为困难群体提供政策咨询、补贴申领等全流程协助,累计为3581名脱贫劳动力落实外出务工交通补助166.8万元,较2024年增加14.17万元。针对返乡回流人员,建立“一户一策”帮扶台账,通过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举措,帮助57名回流人员实现就近就业。此外,创新推出交通补助“免审即享”“网上申报”服务,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补贴申领,政策落实效率提升60%,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人社服务就在身边”。

    权益护航,守住就业“安心线”

    始终将务工人员权益保障作为重中之重,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维权”全链条保障体系。开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联合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排查用工企业120余家,督促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解决工资拖欠问题,下发“一函两书”督促整改,成功协调解决32名农民工被拖欠工资160万元,维权热线办结率、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6%以上。规范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按照“按需设岗、以岗定人”原则,开发道路维护、爱心理发等公益性岗位268个,将岗位补贴标准从500元提升至600-1000元,累计发放补贴237.6万,同时严查优亲厚友、挪用补贴等行为,确保岗位“真用人、真惠民”。针对采棉季等重点时段,提前发布《采棉人员权益保障指南》,设立维权热线,安排专人驻点服务,保障采棉人员“劳有所得、劳有所安”,让群众就业更安心、生活更舒心。

    如今的瓜州,从新能源产业园的技术工人,到乡村就业工厂的产业工人,再到田间地头的务工群众,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时时能感就业的活力。下一步,瓜州县人社局将持续深化产业与就业融合,优化服务、强化保障,让更多群众在就业中实现价值、收获幸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人社力量。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