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法治论坛详细内容
杨代:戈壁大字修复,是人民对初心的守望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杨代  日期:10/17/2025 字体: [大][中][小]

    新疆哈密戈壁滩上,那组抗住 60 年风沙的 “为人民服务” 大字,终究没躲过越野车几分钟的 “撒欢”。但博主 “略靠谱旅社” 跨越 2000 公里、用 20 吨砂石自费修复的义举,与全网沸腾的热议,恰是人民对初心最真挚的守望。(澎湃新闻)

    这组大字从诞生起就刻着人民印记。上世纪 60 年代,第八航校官兵用铁锹刮除黑石、露出碱土,在戈壁刻下 50 米见方的地标,既是飞行员的 “空中灯塔”,更写下 “人民空军为人民” 的誓言。当越野车轮在 “人民” 二字间留下一掌深的沟壑,刺痛的是无数普通人的心 ——这破坏的不仅是景观,更是先辈用血汗铸就的精神图腾。

    博主的修复行动,正是人民情感的朴素表达。从跑遍哈密找匹配砂石,到5人耗时一周填平坑洼,再到联系卫星确认效果,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看到破坏很痛心,自然而然就去做”的本能。这种自发守护,恰似一场全民接力:长光卫星无偿提供影像支持,人民空军官号留言致谢,网友们刷屏点赞“干得漂亮”,无数人用行动证明:“为人民服务”从来不是空洞口号,而是刻在群众心底的信仰。

    官方的迅速回应,回应了人民的期待。从多部门联合调查找到破坏者,到启动文物认定与整体保护,政府用行动接住了群众的信任。这种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的默契,让修复后的大字不仅重归完整,更筑牢了军民同心、干群同心的纽带。正如网友所言:“先辈写初心,我们守初心,政府护初心。”

    风沙可以侵蚀戈壁,却磨不灭精神的光芒。当27车砂石填平的不仅是沟壑,更是情感的裂痕;当卫星镜头记录的不仅是修复过程,更是民心向背,这组大字早已超越地标意义。它告诉我们:“为人民服务” 的生命力,藏在先辈的奉献里,显在群众的守护中,更映在官方的担当上。这,正是人民心中最坚实的精神坐标。(作者单位:朱各庄镇人民政府)

    原文链接:

https://s.weibo.com/weibo?q=%E5%AE%98%E6%96%B9%E4%BB%8B%E5%85%A5%E8%B0%83%E6%9F%A5%E4%B8%BA%E4%BA%BA%E6%B0%91%E6%9C%8D%E5%8A%A1%E5%9C%B0%E6%A0%87%E8%A2%AB%E7%A0%B4%E5%9D%8F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