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胡璐瑶:党建引领,筑牢大国粮仓的红色屏障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胡璐瑶  日期:10/20/2025 字体: [大][中][小]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每一粒粮食都关乎民生福祉与国家战略。面对自然灾害挑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挺身而出,以“主心骨”的定力、“先锋队”的担当、“宣传员”的使命,在抢收保粮一线筑起坚固防线,用实际行动守护中国人的饭碗。

    一、以“主心骨”之责统筹,于危机中定盘稳舵

   “灾情就是命令,粮食就是责任。”党员干部需第一时间扛起统筹协调重任,成为抢收工作的“指挥中枢”。通过建立“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员包片”的责任体系,精准研判灾情、制定“一地一策”抢收方案,将任务细化到田间地头。针对机械调度、人力分配等难题,需化身资源“调度枢纽”,协调履带式收割机、排水设备等应急物资,同步组织清沟排水、铺设临时通道,确保抢收工作有序推进。实行“问题台账+销号管理”机制,24小时响应农户需求,以科学决策将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出击,为粮食归仓赢得先机。

    二、以“先锋队”之勇冲锋,于泥泞中攻坚克难

   “我是党员我先上!”这不仅是口号,更是行动指南。党员干部需脱下皮鞋、换上胶鞋,组建“党员突击队”,深入积水农田抢收抢割。面对机械无法作业的角落,手持镰刀人工收割;针对粮食霉变风险,协调晾晒场、烘干设备,确保颗粒归仓。尤其要对留守老人、缺乏劳力农户开展“一对一”帮扶,从收割、运输到仓储全程跟进,兑现“不荒一亩田、不丢一粒粮”的承诺。通过“田间党课+实战攻坚”,让党旗在抢收一线高高飘扬。

    三、以“宣传员”之识聚力,于风雨中凝聚民心

    抢收不仅是体力战,更是人心战。党员干部需化身政策“宣讲员”和技术“推广员”,通过“大喇叭”“田间课堂”普及抢收技巧、防灾减损知识,缓解农户焦虑。邀请农技专家手把手指导烘干设备操作、霉变防治措施,推动“盲目抢收”转向“科学抢收”。同时,及时宣讲种粮补贴、农业保险等惠民政策,打消群众后顾之忧,激发参与热情。通过“党建+科技”融合,推广新品种、智能化农机,让农户切身感受到“藏粮于技”的力量。

    风雨砺初心,粮安显担当。从统筹调度的“指挥部”到泥泞田间的“先锋岗”,再到凝聚群众的“连心桥”,广大党员干部以汗水浇灌丰收希望,以红色初心守护大国粮仓。唯有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粮食安全治理效能,方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牢牢端稳中国饭碗。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