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之家详细内容
苏世远:铁路以高效服务赋能流动中国的温暖图景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苏世远  日期:10/21/2025 字体: [大][中][小]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人民铁道网 10月20日)

    运能扩容与科学调度并举,打造高效便捷的出行网络。面对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铁路部门并未简单依赖“增量扩张”,而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精准供给”。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087列,同比增长7.1%,这背后是高铁普速协同发力、新线新站高效投用的结果。沈阳至佳木斯高铁沈白段开通、京哈与沪昆高铁高标运行,不仅提升了区域通达性,也增强了跨区域快速联通能力。尤为可贵的是,铁路12306系统深度挖掘售票与候补购票大数据,动态调整热门方向运力投放,使“哪里人多就往哪加车”成为现实。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标志着我国铁路运营已从经验型向智慧型跃迁,真正实现了从“有车坐”到“好坐车”的转变。

    旅游专列与跨界融合共进,激活消费新动能。铁路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经济循环的动脉。今年1—9月开行旅游列车1818列,银发专列、歌迷专列、球迷专列等个性化产品层出不穷,既满足了多元化出行需求,也为文旅融合开辟了新路径。特别是“慢火车”与乡村振兴列车的持续开行,在偏远山区架起了通往外界的桥梁,带动农产品外销、乡村旅游升温,成为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中老铁路跨境客流突破19.7万人次,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超2300万,彰显了中国铁路在推动区域互联互通、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战略价值。

    服务升级与人文关怀同行,构建有温度的出行体验。真正的高质量发展,从来不止于速度和效率,更体现在细节处的人文温度。学生票“折上折”、儿童及伤残军人优惠按执行票价打折,体现出公共服务的公平导向;互联网订餐覆盖94个站点,“一盒好饭”背后是对旅途品质的执着追求;高铁宠物托运、“轻装行”服务试点扩大,则回应了新时代旅客的差异化需求。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对重点人群的服务强化——从预约购票到全程引导,从文明出行宣传到“我的铁路风景”主题活动,铁路正努力让每一次出发都充满尊严与温情。

    安全为基,应对挑战彰显制度韧性。在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铁路系统严格落实汛期行车安全措施,强化设备巡查维护,动态调整运行方案,主动规避风险。这不仅是技术能力的体现,更是责任担当的彰显。面对大客流,退改签服务优化、信息及时发布、客流疏导有力,确保了节假日期间运输秩序井然。安全稳定的运行记录,是中国铁路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真实写照。

    中国铁路的发展早已超越单纯的交通运输范畴,它既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社会进步的“温度计”。当35.4亿人次的脚步汇成“流动中国”的壮阔图景,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轨道上的加速度,更是一个以人民为中心、兼顾效率与公平、融合科技与人文的现代化样本。未来,随着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步伐加快,中国铁路将继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铁轨上的中国故事”。(作者单位:广州北车辆段)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