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筑牢改革的群众基础至关重要。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实现改革的目标。
一、改革与群众基础的紧密关系
(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
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还是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改革,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改革的主体力量。改革的每一项决策、每一个举措,都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使改革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合理。
(三)筑牢群众基础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如果没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可能会出现停滞不前或失败的情况。只有筑牢改革的群众基础,让人民群众充分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才能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二、当前改革中面临的群众基础问题
(一)部分群众对改革的认识不足
一些群众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对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不了解,存在观望、等待甚至抵触的情绪。
(二)利益调整引发的矛盾和问题
改革必然会涉及到利益调整,一些群众可能会因为自身利益受到影响而对改革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特别是在涉及到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社会保障等敏感问题时,容易引发矛盾和纠纷。
(三)群众参与改革的渠道不畅
目前,群众参与改革的渠道还不够畅通,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和平台。一些群众有参与改革的热情和愿望,但不知道如何参与,导致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无法得到及时反馈和采纳。
三、筑牢改革群众基础的重要举措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改革的认识
1. 广泛宣传改革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目标任务,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改革是关系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大事。
2. 深入解读改革的政策措施。组织专家学者、领导干部等深入基层,向群众解读改革的政策措施,让群众了解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消除群众的疑虑和困惑。
3. 树立改革典型,激发群众参与改革的热情。及时总结和宣传改革中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让群众看到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好处,激发他们参与改革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妥善处理利益关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导向。在改革过程中,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和实际需求,确保改革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2. 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针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利益矛盾和问题,要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3. 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在改革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加大对他们的帮扶力度,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三)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1. 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群众参与改革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改革的机制和程序,保障群众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2. 搭建群众参与平台。通过设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建立网络互动平台等方式,为群众参与改革提供便捷的渠道和平台。同时,要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活动,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3. 鼓励群众创新实践。要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群众在改革中大胆创新、积极实践,为改革提供更多的经验和做法。对群众的创新实践成果要及时总结推广,激发群众的创新活力。
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筑牢改革群众基础中的作用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1. 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基层党组织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基层党组织要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宗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3. 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要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阵地建设,为党员干部和群众提供良好的学习、活动场所。
(二)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凝聚改革共识
1. 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对改革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2. 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基层党组织要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解决,不能推诿扯皮。
3. 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群众树立榜样。要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正确看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凝聚改革共识。
(三)组织群众参与改革实践,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1. 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改革。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改革实践,为改革出谋划策、贡献力量。要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等活动,引导群众在实践中感受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2. 加强对改革实施情况的监督。基层党组织要组织群众对改革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3. 推动改革成果共享。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推动改革成果共享,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要加强对改革成果的宣传,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五、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为筑牢群众基础提供保障
(一)加强舆论引导,营造积极向上的改革氛围
1.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围绕改革的主题,积极宣传改革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 创新舆论宣传方式。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舆论宣传方式,提高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化解矛盾纠纷。
3. 加强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改革中出现的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进行曝光,推动改革顺利进行。
(二)弘扬改革精神,激发群众的改革热情
1. 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要通过宣传改革中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引导群众树立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激发他们的改革热情和创造力。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进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改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 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改革文化氛围。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改革文化氛围,激发群众的改革热情和创造力。(石家庄市新乐市河北新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