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康雨欣:党员干部 不妨多“向下求索”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康雨欣  日期:4/23/2025 字体: [大][中][小]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党员干部要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不妨多“向下求索”。

    迈开步子,脚步向下多进“寻常人家”。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党员干部不能总是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而应主动迈开步子,走进群众的家中。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高楼大厦到低矮民居,每一处都有群众的生活百态。焦裕禄为了治理兰考的风沙、水涝和盐碱,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正是这种深入寻常人家的脚步,让他找到了治理灾害的办法。党员干部只有走进寻常人家,才能真切感受群众生活的温度,才能知道工作的方向在哪里。

    放下架子,眼睛向下多看“柴米油盐”。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要放下架子,把视线从文件、会议中移开,多关注群众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看似琐碎,却是群众生活的基本需求。黄文秀在脱贫攻坚一线,关心群众的每一个生活细节,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等。党员干部只有眼睛向下,关注这些细微之处,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沉下身子,耳朵向下多听“家长里短”。“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的“家长里短”中往往蕴含着对政策的看法、对生活的诉求。党员干部要沉下身子,耐心倾听群众的话语。无论是田间地头的闲聊,还是社区广场的讨论,都可能是发现问题的契机。李保国深入太行山区,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困难,最终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路。多听“家长里短”,才能了解真实的社情民意,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放开胆子,嘴角向下多问“急难愁盼”。党员干部要有勇气直面群众的问题,主动开口询问群众的“急难愁盼”。不能害怕听到群众的抱怨和不满,而要把这些声音当作改进工作的动力。在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党员干部深入社区,主动询问居民在物资供应、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及时解决问题,稳定了民心。只有放开胆子去问,才能准确掌握群众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向下求索”是党员干部的工作方法,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在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牢记初心使命,多进“寻常人家”,多看“柴米油盐”,多听“家长里短”,多问“急难愁盼”,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篇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行动起来,在“向下求索”中践行党的宗旨,绽放人生光彩。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