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末的夜晚,成都市玉林西路的夜市中,一个特别的摊位总能引人注目:这里摆放的不是商品,而是AED和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等教具;摊主在此“兜售”的是免费却又“无价”的急救知识。摊主李春亮今年46岁, 是一名退役军人。他考取急救导师证后,曾在社区和企业里科普急救常识。去年11月开始,李春亮把公益急救课搬到了街头。他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急救知识的普及率。(5月12日央视网)
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人,平均每天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每分钟就有1个人因为心脏骤停突然倒地,而这些意外87%发生在医院外。
虽然在很多公共场所,如地铁站、机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都配备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很多公共场所AED设备配到位了,很多人却不会用、不敢用。这说明,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还远远没有跟上。
此外,除了一些突发疾病的患者需要急救之外,生活中也有一些其它突发的紧急状况也亟需急救,比如:有的人吃东西呛着了,如果身边有人会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就可能化险为夷。相反,如果身边的人都不会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那极有可能就眼睁睁地看着被呛的人出现危险状况。可见,紧急关头,会急救、能急救是多么的重要啊!
虽然目前一些地方红十字会也经常走近社区、走进校园开展一些急救技能的培训,但由于普及率不高,关键时刻会用、敢用急救设备的人,亦或是会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人,依然还是少之又少。这也导致很多人一旦遭遇突发疾病或突发状况时,由于救护跟不上而错过抢救的最佳时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和可惜。可见,普及和推广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十分迫切。
在此背景下,退役军人李春亮在成都街头摆出夜市“急救地摊”,免费向过往市民传授AED和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之举,这无疑是对当前民众急救知识缺乏、急救技能不精现状的一种有益补充。据悉,李春亮的这个夜市“急救地摊”半年间就教会了2000余人“救命神技”。这说明,“急救地摊”的作用不容低估。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期待各地有更多的人,尤其是医护人员,能多向李春亮学习,把更多的“急救地摊”摆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让更多的人通过“急救地摊”这一平台,学会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从而在关键时刻既能自救,也能他救。(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