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保障的民生答卷上,敦煌市人社局以“精、严、暖”四字诀为笔,勾勒出公益性岗位托底就业的生动图景,让“小岗位”释放出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的“大能量”。截至2025年7月,全市累计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24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41人,发放岗位补贴及社保补贴234.38万元,以精准施策、动态监管、高效服务、多元赋能的实践,织密就业保障网,点亮民生幸福灯。
“精”字当先,岗位开发靶向发力。敦煌市人社局以“因事设岗、按需定员”为原则,建立“摸底调研—动态评估—精准开发”闭环机制。针对大龄失业人员、残疾人、脱贫监测户等群体,结合其劳动能力、技能水平及就业意愿,开发后勤服务、保洁、保安等“轻体力、低技能、高适配”岗位,真正实现“人岗相适、安其所能”。
“严”字为基,动态监管提质增效。在岗位管理上,敦煌市构建“日常考核+社会监督”双机制,以制度化手段拧紧责任链条。一方面,建立“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台账,记录岗位人员考勤、履职、培训等情况,将日常表现与补贴发放挂钩,对考核不合格者实施动态调整。另一方面,推行补贴发放“阳光操作”,严格审核申报程序、资格条件及补贴标准,建立“常规检查+定期公示”监督体系,确保资金安全规范运行,真正让惠民政策“精准滴灌”。
“暖”字入心,服务保障温情护航。敦煌市以“政策直达、服务下沉”为抓手,将公益性岗位打造成“暖心工程”。针对就业困难群体,通过乡镇赶集日宣传、社区政策宣讲等形式,将岗位信息、补贴政策送到群众手中。2025年共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招聘活动65场次,累计提供1.01万余个岗位,帮助600余人达成了就业意向,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5万余份。同时,优化补贴发放流程,推行“直达个人”模式,通过社保卡“一卡通”实现补贴“秒到账”,让群众少跑腿、快受益,让公益性岗位既有“温度”又有“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