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谭晓飞:干部当在坚守中彰显担当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谭晓飞  日期:8/26/2025 字体: [大][中][小]

    坚守是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无论是面对复杂的工作局面,还是经历漫长的岁月考验,唯有守住内心的信念、守住行事的原则、守住岗位的责任,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走得坚定。对于干部而言,坚守不是墨守成规的固执,而是历经风雨后的清醒,是扛住诱惑后的笃定,更是支撑事业前行的精神脊梁。

    干部的坚守,首先要落在 “初心” 二字上。这初心是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的拳拳之心,是面对群众时 “一枝一叶总关情” 的赤子之情。现实中,有的干部走着走着就忘了为何出发,面对岗位变动、利益诱惑,渐渐把 “为民服务” 抛在脑后,陷入 “为己谋利” 的迷局;有的在基层待久了,听多了家长里短,便对群众的诉求麻木迟钝,少了当初 “想群众之所想” 的热忱。而真正的坚守,是不管职位高低、岗位如何变化,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就像那些扎根山区的驻村干部,几年甚至十几年守在村里,不为条件艰苦而退缩,不为短期没成效而动摇,只为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 这份对初心的坚守,让干部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让党的事业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坚守更要体现在 “原则” 的底线之上。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握有权力,而权力的边界就是原则的红线,一旦越线,不仅会毁掉自身,更会损害群众利益。当下,有的干部面对 “人情世故” 就模糊了原则,觉得 “帮个小忙不算事”,结果在 “温水煮青蛙” 中一步步破了底线;有的在工作中怕得罪人,遇到违规行为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美其名曰 “灵活处事”,实则是对原则的放任。坚守原则,就得有 “黑脸包公” 的硬气,该拒绝时绝不犹豫,该较真时绝不退让。比如在项目审批中,不管是谁打招呼、递条子,只要不符合规定就坚决卡住;在惠民资金发放时,哪怕是亲戚朋友想 “沾点光”,也得按政策办事、凭规矩分配。这种对原则的坚守,或许会 “得罪人”,但守住的是公平正义,赢得的是群众的信任。

    岗位的坚守是干部履职的基本姿态。每个岗位都是事业链条上的一环,只有守住岗位、干好本职,才能让整个工作体系高效运转。可有的干部总想着 “往上走”,对眼前的工作不上心,觉得 “基层岗位没出息”“琐碎工作没价值”,做事敷衍应付;有的遇到岗位调整就心有不满,到了艰苦岗位就消极怠工,忘了 “干一行爱一行” 的本分。其实岗位没有高低之分,坚守本身就是一种担当。就像社区里的网格员,每天走街串巷登记信息、调解纠纷,看似都是小事,却关乎社区的安稳;像实验室里的技术干部,日复一日钻研数据、攻克难题,看似枯燥,却为产业发展筑牢了技术根基。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每一项任务抓实,正是干部担当的生动写照。

    要做到坚守,干部得有 “定得住” 的内心。这需要不断筑牢思想根基,多想想入党时的誓言、任职时的承诺,在面对诱惑时多问问 “初心是否还在”,在遇到挫折时多想想 “责任是否尽到”。也得有 “扛得住” 的韧劲,明白坚守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期的坚持 —— 可能是在基层待了十年仍保持热情,可能是面对多次失败仍不放弃攻坚,把困难当磨砺,把考验当成长。更得有 “守得细” 的自觉,从点滴小事做起,在日常工作中守住原则的细节,在服务群众时守住态度的温度,让坚守融入每一个工作瞬间。

    时代在变,任务在变,但干部需要坚守的内核不变。守住初心,才能不偏航向;守住原则,才能行得端正;守住岗位,才能干出实绩。每一位干部都当以坚守为笔,以行动为墨,在履职路上写下 “执着” 二字,在为民途中刻下 “担当” 印记,让坚守成为人生路上最鲜明的底色。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