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郭文丁:田梗上的防汛密码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郭文丁  日期:8/30/2025 字体: [大][中][小]

    汛期如令,责任如山。面对雨季,党员张军立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责任感,闻汛而动、向险而行,从“看天吃饭”到“主动设防”,将党建优势转化为防汛效能,以实际行动写下了属于党员的“防汛密码”,为筑牢农村安全防线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汛前排查,以“防患于未然”的警觉绷紧责任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时刻保持清醒认知,才能在险情面前不慌乱。每年雨季到来之前,张军立同志都会通过“三会一课”第一时间认真学习最新的防汛应急知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和其他党员、代表探讨避险自救技能。他深入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隐患,将本村的地形地貌、水利设施、坑塘位置熟记于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精准施策+快速响应”的防汛预案。针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体,他主动承担起一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为其安排好转移路线和车辆。带动村内其他企业积极捐助手电筒、抽水泵、应急沙袋、担架、中暑药品等物资,并定期对其检查及时更换,成为村里最可靠的后勤部。

    汛期应对,以“百姓安全至上”的担当织密防护网。防汛救灾,既要勇担当,更要讲方法。张军立同志充分行使一名党员的权利,提议将防汛工作纳入村规民约,规定村民需配合排查隐患、参与应急演练、协助转移物资等事项,通过“公序良俗”的约束力强化百姓防汛意识,一定程度上为村内的防汛工作开辟了“绿色通道”;将“两委”干部、年轻党员、积极分子编入防汛队伍,将责任细化到每个坑塘、每片农田、每处低洼户,精准对接百姓需求,避免面对灾情而专业救援力量出现“进村难、找险难”的问题,为邢村探索出一条“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跟上”的低成本高效能路径。

    汛后复盘,以“有备无患”的姿态筑牢意识堤。防汛工作的难点往往在于人们“雨过忘忧”的侥幸心理和“防汛是村干部工作”的固有观念,而汛后复盘是打破这一思想的关键。每年汛期,张军立同志都会号召村里的年轻党员、积极分子、志愿者们积极参与防汛演练,在演练中出现的任何漏洞都要深入探讨,建立起“预警-响应-整改-验证”的闭环机制。演练后,他会将演练中存在的问题配上照片发至便民群,并在网上搜集相关案例视频,让百姓更加直观感受“小漏洞”可能酿成的“大风险”,切实将复盘成果渗透到百姓的点滴生活中。

    正值雨季,张军力同志带动本村8名年轻党员入户发放防汛明白纸400余张,参与应急演练3轮,清淤3次,农田排水2次,转移群众17人,实现本村道路、农田零淤堵,全村零伤亡。

    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抢险场景,但田梗上的每一道脚印,都是张军立同志的“防汛密码”,是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试金石”。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想群众之所想,及群众之所及,用实际行动在田埂间书写了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帮助本村百姓安全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汛期,让鲜红的党旗飘扬在一方百姓的心间。(作者:河北省任丘市吕公堡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