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四下基层”成为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行动指南。这一优良作风不是简单的“走下去”,而是要带着温度、带着思考、带着担当,在基层一线架起干群“连心桥”,让党的关怀直抵民心。
以“主动下”的自觉,破除“办公室思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若总坐在办公室看报表、听汇报,就容易与群众需求脱节。党员干部要主动走出“舒适区”,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楼栋,亲眼见群众的生活场景,亲耳听群众的急难愁盼,在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中,找准工作的着力点,褪去“官僚气”、多接“地气”,真正读懂群众的心声。
以“灵活下”的巧劲,破解“联系壁垒”。新时代群众需求更多元,联系群众的方式也需与时俱进。不能只靠“脚底板”,还要善用“指尖端”:通过政务APP收集诉求,用短视频解读政策,靠线上议事群倾听建议,让“键对键”成为“面对面”的补充。同时,针对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仍要坚持上门走访、拉家常式沟通,做到线上线下联动、传统现代结合,让联系群众的渠道更畅通、更贴心。
以“务实下”的担当,办好“民生实事”。“下基层”不是“走过场”,关键要解决问题。党员干部要带着责任“沉”下去,既到工作先进的地方总结经验,更到矛盾集中、困难较多的地方破解难题;既听顺耳的“表扬声”,更听逆耳的“批评声”。对群众反映的就业、养老、教育等问题,要逐项梳理、跟踪督办,能当场解决的绝不拖延,需长期推进的制定计划,用“钉钉子”精神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下基层”的核心在“为民”,关键在“走心”。唯有以自觉、巧劲、担当践行这一作风,才能始终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为基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作者单位:吴桥县何庄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