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代幸康:以爱国教育筑牢党性根基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代幸康  日期:9/22/2025 字体: [大][中][小]

    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将爱国教育与党性锤炼深度融合,既是传承红色血脉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砥砺初心、勇担使命的关键路径。

    爱国教育为党性修养注入思想源泉。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到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赴死;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民族气节,到钱学森“五年归国路”的赤子之心,这些镌刻在历史长河中的爱国事迹,为党性修养提供了生动教材。通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员干部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壮大的历史逻辑,明白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从而坚定“四个自信”,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对党忠诚的政治自觉。

    党性锤炼是爱国情怀的升华与实践。爱国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增强党性就是将爱国情怀落实到履职尽责中。脱贫攻坚战场上,数百万党员扎根基层,用汗水换来了贫困群众的幸福生活;抗疫一线,无数党员冲锋在前,用生命守护着人民的健康安全;科技创新领域,党员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助力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这些实践生动证明,只有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才能始终保持对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践行爱国使命。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加强爱国教育,提高党性修养,需要党员干部从多方面努力。要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要传承红色基因,从革命先辈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要立足本职岗位,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爱国教育与党性修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只有将爱国情怀融入党性修养,才能让党性更具温度和力量;只有通过党性锤炼践行爱国使命,才能让爱国情怀落到实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自觉接受爱国教育,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中共沧州市运河区委办公室)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