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吃苦耐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更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对于新时代青年干部而言,“吃苦”不是被动承受艰辛,而是主动拥抱磨砺的成长智慧,不是回避挑战的借口,而是担当作为的勋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青年干部唯有把“吃苦”二字刻进骨子里、融入行动中,方能在风雨中壮筋骨、长才干,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
青年干部的“吃苦”,是扎根基层的“泥土味”,在俯身实践中汲取成长养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青年干部增长本领的“第一课堂”。不同于办公室的案头工作,基层的苦,是走村入户时脚下的泥泞,是化解矛盾时耐心的倾听,是政策宣讲时反复的解释。驻村青年干部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繁华,主动回到家乡百色,把双脚扎进泥土,用一年多时间走遍村里所有角落,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一线诠释了“吃苦”的真谛。青年干部唯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主动到田间地头听民声,到农户家中察民情,在处理家长里短、解决急难愁盼中积累经验、锤炼本领,才能让工作沾满“泥土味”,让服务贴近“民心”,在基层的“苦环境”中长出“硬翅膀” 。
青年干部的“吃苦”,是攻坚克难的“斗争味”,在直面挑战中彰显担当本色。当前,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领域面临诸多新问题、新挑战,这些“硬骨头”正是检验青年干部吃苦精神的“试金石”。在科研攻关一线,无数青年科研工作者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坚守,在实验室里反复试验、攻坚克难,用青春汗水攻克“卡脖子”技术;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青年干部主动请缨、冲锋在前,用不眠不休的坚守筑起守护群众安全的“防线”。“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青年干部不能在顺境中贪图安逸,更不能在逆境中退缩逃避,要敢于接“烫手山芋”、啃“最硬骨头”,在应对风险挑战中磨炼意志、砥砺品格,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
青年干部的“吃苦”,是坚守初心的“清苦味”,在廉洁自律中涵养高尚品格。对青年干部而言,“吃苦”不仅是面对工作的艰辛,更是面对诱惑时的坚守。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干部,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一旦在“糖衣炮弹”面前放松警惕,就可能偏离正轨、误入歧途。“清廉是福,贪欲是祸”,这份“清苦”,是拒绝人情往来的“饭局酒局”,是守住底线不越雷池的坚定,是甘于过“朴素生活”的清醒。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始终牢记“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的告诫,把廉洁自律当作一种习惯,把艰苦朴素当作一种追求,在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在工作上向高标准迈进,以“清苦”守牢初心,以“干净”赢得民心,让青春在坚守底线中绽放出纯粹的光彩 。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新时代为青年干部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也对青年干部的担当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唯有以“吃苦”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基层一线书写奉献,在攻坚克难中书写担当,在廉洁自律中书写本色,青年干部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用青春和汗水浇灌出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花,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