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基层干部的精神状态直接关系到治理效能与民生温度。新时代的基层舞台上,一批批积极向上的干部以初心为炬、以实干为犁,在田间地头践行使命,在家长里短中传递温暖,用昂扬姿态书写着基层治理的新篇章。
积极向上的基层干部,首先怀揣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小到邻里纠纷调解,大到乡村振兴推进,每一项任务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浙江某村党支部书记扎根山区十余载,面对交通闭塞、产业薄弱的困境,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带领村民凿山修路、培育特色果林,从“空壳村”到“致富村”的蜕变,正是源于他“不服输、不松劲”的向上心态。他们不把“困难”当“拦路虎”,而是将其视为成长的“磨刀石”,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民忧,让“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积极向上的基层干部,始终保持着“本领恐慌”的学习自觉。基层治理不断面临新挑战,数字化办公、特色产业发展、应急管理等新课题层出不穷。唯有主动学习、迭代能力,才能跟上时代步伐。许多基层干部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政策理论、钻研业务技能,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有的深耕电商运营,帮助农户打通农产品销路;有的钻研矛盾调解技巧,用法治思维化解基层矛盾;有的学习生态保护知识,推动乡村绿色发展。这种“终身学习”的向上态度,让基层干部在复杂局面中始终能找准方向、拿出办法。
积极向上的基层干部,更坚守着“枝叶关情”的为民初心。他们深知,基层工作的落脚点是让群众满意。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冲锋在前,24小时值守卡点、挨家挨户排查;在防汛救灾现场,他们挺身而出,转移群众、加固堤坝;在乡村振兴战场,他们因地制宜,谋划产业、改善民生。河北某乡镇干部坚持“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为独居老人代购药品、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用一件件实事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这种“以民为中心”的向上情怀,让基层干部成为群众最信赖的“贴心人”。
基层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需要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聚光灯的照耀,却需要默默无闻的奉献。积极向上的基层干部,正是以责任为骨、以学习为翼、以民生为魂,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他们用昂扬的斗志破解发展难题,用扎实的作风赢得群众认可,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更多基层干部以积极向上的姿态扎根基层、奉献基层,定能筑稳治理根基,让乡村更宜居、民生更幸福,为高质量发展绘就生动的基层画卷。(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发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