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周智勇:锤炼“硬作风”力破“心中贼”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周智勇  日期:10/24/2025 字体: [大][中][小]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其成效直接关乎党的形象、威望和事业兴衰,关乎人心向背和执政根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心中贼”具有极强的顽固性、隐蔽性和变异性,纠治之难,难在防止反弹回潮、隐形变异。现实中,一些作风之弊仍未根除:有的干部调查研究“蜻蜓点水”,满足于“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沦为“材料汇总”和“报告写作”;有的服务群众“冷硬横推”,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绕拖”,缺乏应有的温度和担当;有的落实工作“花拳绣腿”,热衷于“造声势”“建门面”,实则劳民伤财、贻误发展。这些作风顽疾,严重脱离群众,损耗党的政治资源,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

    力破“心中贼”,必须以“铁规矩”划出清晰红线,强化纪律的刚性约束。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必须依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来加以规范。要持续扎紧制度的笼子,围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动向、新表现,进行精准画像、科学界定,列出翔实具体的负面清单,让广大干部清楚知道行为的边界和底线何在。要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对各类“四风”问题,特别是隐形变异问题,保持高度警惕,做到露头就打、寸步不让。要通过严肃问责、通报曝光等方式,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形成强大而持久的震慑效应,使遵规守纪、锤炼作风从外在要求内化为每一位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行动。

    力破“心中贼”,必须以“实导向”引领干事创业,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和服务群众的实绩上。必须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和工作导向。要大力选拔任用那些在基层一线默默耕耘、在改革发展中敢于碰硬、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挺身而出的“实干家”,坚决调整那些只“造势”不“做事”、善“敷衍”不善“实干”、会“钻营”不会“钻研”的“官油子”和“躺平者”。要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突出实绩考核权重,引导干部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把心思和精力真正凝聚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来,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过硬业绩。

    力破“心中贼”,必须以“百姓心”作为根本尺度,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人民,衡量作风好坏的最终标准是群众满意。要教育引导干部深刻领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核心要义,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要推动干部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畅通民意沟通渠道,真心实意听民声、察民情、纳民智、解民忧。要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用干部的“奔波脚步”丈量民情,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和“信任指数”。只有当干部的行动与群众的期盼同频共振,过硬作风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信赖,党的执政根基才能坚如磐石。(作者单位:沧州市新华区委组织部)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