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门市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立足公安职能,主动担当作为,通过强化隐患排查、深化法治宣传、筑牢安全防线等一系列扎实举措,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强化隐患排查,净化成长环境。紧盯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安全隐患,持续开展校园内外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一是筑牢校园安全屏障。定期组织警力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的人防、物防、技防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一键报警系统、视频监控、消防器材等安全设施运行情况,督促校方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二是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校园周边网吧、旅馆、出租屋、娱乐场所等重点部位的清理整治,严厉查处违规接待未成年人、销售违规商品等行为,监督落实旅馆业“五必须”要求,压缩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空间。三是强化重点场所监管。对“小饭桌”等托管机构开展常态化安全检查,紧盯食品安全、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等关键环节,切实保障未成年人校外托管安全。
二、强化源头管控,防范安全风险。坚持预防为主,前移干预关口,着力从源头上减少未成年人遭受侵害和违法犯罪的风险。一是精准研判预警。依托“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对涉未成年人警情进行深度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向教育、政法委等部门通报,协同做好早期干预。二是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持续开展“净网”行动,加强对教育类网站、网络游戏、直播平台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及时清理涉黄、涉暴、涉恐等有害信息,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三是严厉打击侵害行为。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坚持“零容忍”,依法快侦快破涉校案件,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三、强化法治宣传,提升自护意识。将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作为关键环节,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一是法治教育进校园常态化。选派优秀民警担任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深入各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围绕防欺凌、防性侵、防诈骗、禁毒、交通安全等内容,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模拟演练等形式,让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二是主题宣传精准化。结合“六一”、开学季、暑期、禁毒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关爱儿童 反对拐卖”“青春不‘毒’行”“防溺水”等主题宣传活动,精准推送安全知识,提升宣传实效。三是拓展宣传覆盖面。利用微信公众号、家长群等线上平台,持续推送未成年人保护知识;通过警营开放日、暑期安全讲座、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推动形成家校社协同保护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护学守护,保障出行安全。将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作为民生实事抓紧抓实,全力打造安全有序的校园周边交通环境。一是严格落实“护学岗”机制。在上下学高峰时段,科学部署警力,在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门口及周边路段设立“护学岗”,开展交通疏导、秩序维护和安全守护,确保“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二是优化校园周边交通组织。针对接送学生车辆集中、易造成拥堵的情况,合理设置临时停车区域,引导车辆即停即走,严查乱停乱放、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有效改善通行秩序。三是完善设施建设,提升安全能级。持续推进校园周边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护栏等安全设施的规范化建设。通过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施划人行横道、增设减速带等措施,从硬件层面筑牢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