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玉门公安:构建“四维防护”体系、筑牢全民反诈防线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杨娜  日期:11/3/2025 字体: [大][中][小]

    在当前数字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侵害群众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风险。面对这一治理难题,玉门市公安局黄闸湾派出所坚持系统思维、精准施策,创新构建“四维防护”体系,推动反诈工作从传统治安管理向基层社会治理全面升级。

    一、校园阵地:“小手拉大手”构建代际传播新路径。

    在黄闸湾镇学校的反诈课堂上,民警正在通过情景模拟深化教学效果:“如果接到声称家人出事的电话,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这种互动式教学打破了传统宣传的单向灌输模式。派出所民辅警针对学生群体特点,精选“游戏账号交易”“冒充客服”等高发案例,通过情境再现、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反诈知识在参与中内化。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校园反诈”模式创造了知识代际传递的新路径。一位家长反馈:“孩子不仅自己识别了游戏充值陷阱,还成了家里的反诈监督员。”这种“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传播模式,实现了防范意识从学校到家庭的有机延伸,构建了家校协同的网络安全教育生态。

    二、乡村防线:“板凳会+大喇叭”创新乡村治理微循环。

   “现在的诈骗团伙已经把目标精准对准农村居民。”在村民的团团围坐中,民警正在解构“养老投资”“虚假理财”等骗局的底层逻辑。这种“板凳会”打破了传统宣传的距离感,建立了基于信任的知识传递通道。派出所的创新之处在于实现了传统与现代传播手段的有机结合。方言版“反诈大喇叭”不仅解决了农村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更通过乡音乡情构建了文化认同。村民王大爷的感受印证了这种成效:“田间地头都能听到防骗提醒,诈骗分子无缝可钻。”这种扎根乡土的宣传方式,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实践。

    三、行业关口:“精准宣传+常态检查”构建政企协同防护网

    在辖区宾馆内,民警正在将例行检查转化为反诈宣传现场:“当前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这种将监管与服务融为一体的工作模式,体现了现代警务理念的转变。派出所民辅警通过“靶向宣传+日常监管”的双轮驱动,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也提升群众识骗防骗能力。一家宾馆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反诈提醒纳入服务流程,既履行了社会责任,也提升了服务质量。”这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实现了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了公安力量。

    四、企业阵地:“精准指导+全员覆盖”筑牢务工人员防诈屏障

    针对企业务工人员这一重要群体,派出所民警主动走进工厂车间、项目工地,“面对面”开展反诈宣传,“手把手”指导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刷单返利、网络借贷这些诈骗手段,往往盯准的就是辛苦工作的务工人员。”民警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诈骗套路。“民警上门教我们安装反诈APP,还讲解识别技巧这份‘防骗礼包’很实用!”某企业员工感慨道。通过与企业建立联动机制,派出所将反诈宣传嵌入员工培训体系,确保每一位务工人员都能受到专业的防骗指导,切实筑牢企业反诈“防火墙”。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