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文苑感言详细内容
霍力伟:以信念为炬 照亮基层奋斗之路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霍力伟  日期:11/8/2025 字体: [大][中][小]

    “坚守战地本质上是信念的考验”,战地记者王卓伦在第35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上的感言,不仅诠释了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更道出了所有坚守者的精神内核。对于青年干部而言,基层就是“战地”,群众期盼就是“冲锋号”,唯有以坚定信念为支撑,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方能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交出优异答卷。

    信念是基层扎根的“定盘星”,锚定奋斗方向不偏移。 基层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既要应对复杂的矛盾纠纷,又要破解发展的瓶颈难题,没有坚定的信念很难站稳脚跟、干出成效。青年干部初到基层,难免会面临“理想与现实有落差”“本领与需求有差距”的困境,此时信念就如同黑暗中的灯塔,能让人在迷茫中找准方向,在浮躁中保持清醒。无论是扎根乡村振兴一线的“新农人”,还是深耕社区治理的“贴心人”,青年干部唯有把“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刻进骨子里、融入血脉中,将个人理想融入基层发展大局,才能在扎根基层中找到价值归属,在服务群众中实现人生升华。

    信念是攻坚克难的“强心剂”,破解发展难题不退缩。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矛盾问题的“集中发源地”,每一项工作都可能遇到“硬骨头”。面对产业发展的“堵点”、民生保障的“痛点”、基层治理的“难点”,青年干部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更不能有“畏难退”的念头。正如战地记者在枪林弹雨中坚守真相,青年干部也要以信念为支撑,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直面问题不回避、攻坚克难不畏惧。从破解老旧小区改造的“民生难题”,到打通农产品上行的“物流梗阻”,再到化解邻里之间的“琐碎矛盾”,只要信念坚定,就没有跨不过的坎、解不了的题。

    信念是初心不改的“护身符”,守住廉洁底线不松懈。 基层权力虽小,但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是考验干部党性修养的“试金石”。在基层工作中,青年干部会面临各种诱惑,若信念不牢,就容易在人情世故中迷失自我,在利益诱惑前失守底线。唯有筑牢信念之基,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才能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以“清风两袖朝天去”的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服务群众,在基层的“大熔炉”中锤炼党性、净化心灵,让清正廉洁成为青年干部扎根基层的鲜明底色。

    基层有广阔天地,奋斗有无限可能。战地记者以信念为剑,在硝烟中书写真相;青年干部当以信念为炬,在基层中践行使命。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唯有把信念转化为扎根基层的定力、攻坚克难的动力、服务群众的行动力,在基层一线勇挑重担、苦干实干,方能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让青春在基层的沃土上绽放绚丽之花。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