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张力:过年“关”需先守好廉政“关”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张力  日期:1/25/2025 字体: [大][中][小]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新春佳节将至,对党员干部而言,过“年关”即过“廉关”,是对自身廉洁自律的一次大考。在佳节之际,各种人情往来随之增多,稍有不慎就可能逾越底线,守不住这个“关”,便会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使“过节”变“渡劫”。

    过年关需紧绷廉政之弦。春节期间,是腐败行为的高发期。春节充满欢乐和温情,但也容易让人丧失警惕性。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节日的幌子,进行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违法违纪行为。有的党员干部认为过节拿点收点“无所谓”,在各种“糖衣炮弹”面前放松了警惕,抵不住诱惑、稳不住心神、管不住行为,最终铸成大错、悔之晚矣。因此,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紧绷廉政之弦,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败行为。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过年关需严守纪律规矩。春节期间,也是检验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的重要时刻。节假日里,人们往往会有更多的社交活动和聚会,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不得参与任何违法活动,如赌博、酒驾等,这些行为不仅危害个人安全,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春节期间党员干部更要严守党的纪律规矩,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做到令行禁止。要自觉抵制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坚决杜绝节日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对身边人的教育和管理,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或影响谋取私利。

    过年关需加强警示教育。春节期间,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警示教育,通过案例分析、专题教育、警示观摩等方式,以案释法、以案明纪。要善于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腐败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从而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要建立节前廉政提醒机制,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及时推送廉洁过节信息提醒,引导党员干部把好“廉节关”、绷紧“廉洁弦”。加强过年关的警示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还有助于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度过一个平安、欢乐、祥和的春节。

    过年关需创新监督方式。春节期间,对机关单位和党员干部的廉政建设工作的监督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数字监督、网络监督等新型监督方式,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可在公共场所、重点区域等安装智能监控设备,通过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等技术,对违规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和预警。同时,要畅通群众举报渠道,设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违规行为,提高监督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也可通过问卷调查、网络投票等方式,了解群众对过年期间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过年关需弘扬清风正气。大力弘扬清风正气,才能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在过年关期间,可组织各种形式的廉洁文化活动,如廉洁书画展、廉洁讲座、廉洁电影放映等,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也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廉洁人物和事迹,树立廉洁榜样,激发社会正能量,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关爱和激励,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从而更加坚定地走廉洁从政之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更好地提升社会道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还能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总之,过春节先过廉政“关”是党员干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只有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守纪律规矩、加强警示教育、创新监督方式、弘扬清风正气,才能确保过一个廉洁、快乐、祥和的春节。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