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金色名片”,以小切口撬动作风大变革,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近日,党中央部署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是巩固主题教育成果的必然要求,更是以优良作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广大党员干部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投入学习教育,深学细悟、真查实改,在知行合一中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深学铸魂,筑牢思想根基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作风建设的行动纲领,其精神实质在于“改作风、树新风、赢民心”。学习教育必须坚持“深学”为先,通过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创新形式学,让铁规矩内化于心。一方面,要系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的核心要义,清醒认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疾的危害性。另一方面,要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以“四风”问题的隐形变异为镜鉴,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学习渠道,通过短视频、在线研讨等形式提升学习实效。
二、严查促改,深挖作风暗疾
学习教育重在解决问题。要突出问题导向,以“严查”为抓手,通过自查自纠、群众监督、专项巡察等方式,精准发现“文山会海”反弹、违规吃喝隐形变异等新动向。例如,某地通过大数据比对公车使用记录,揪出“私车公养”问题;某部门结合信访线索,查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均体现了靶向监督的威力。查摆问题后,需深入剖析根源,区分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建立整改台账,确保“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三、力改见效,重塑作风新貌
整改是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集中整治与建章立制相结合,既解决“当下病”又遏制“长远疾”。例如,针对基层负担过重问题,某省推行“无会月”制度,让干部有更多时间深入田间地头;针对“舌尖上的浪费”,多地出台公务接待负面清单,推动节约成为常态。同时,需将作风建设与中心工作贯通融合,以“改”的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如某市通过纠治“重痕迹轻实绩”问题,激励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担当作为,实现作风转变与效能提升双赢。
从“学深细悟”到“真实查改”,从“破除积弊”到“重塑作风”,学查改一体推进不仅是方法论,更是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广大党员干部须以“永远吹冲锋号”的清醒,持续用好作风戒尺,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让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在新征程上熠熠生辉。(作者单位:朱各庄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