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宝鸡的周先生两次遭遇了“救护车”转运重病老母亲中途加价的事。本来说好从宝鸡送病人到西安是3000元,结果半路多加了400元,等再从西安转院回宝鸡的时候,说好1300元,后来又多加了100 元。(5月10日齐鲁网)
据报道,种种细节表明,周先生遇见的救护车极有可能是“黑救护车”。例如,他明明找的是辆陕U牌照的救护车,来的却是一辆挂浙江牌照的救护车,车上三个医护人员操着东北口音,连制服也没穿。此外,诸如迟到近一小时、带的东西不齐全、不加价就不发车等表现,也与正规救护车服务有着天壤之别。
近年来,各地类似坐地起价、漫天要价、无经营资质的“黑救护车”事件屡有发生,这不仅加重了患者和家属急救转运的经济负担,而且也扰乱了正常的救护车急救转运。其中,由于“黑救护车”大多无合法经营手续,医护人员也不具备执医资格等原因,因而也极易延误患者的救治时间,甚至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打击“黑救护车”坐地起价,还需多方发力。首先,卫健部门要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对救护车的经营资质、医护人员的执医资格、收费标准等要进行全面、严格的把关,对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要坚决予以取缔,从而严防“黑救护车”混入其中,坑骗坑害患者。
其次,执法部门对“黑救护车”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严惩一起,不妨通过高额罚单、列入“黑名单”、追究法律责任等多种处罚手段加以严惩,让其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法律代价”,从而铲除“黑救护车”的生存土壤,让其失去市场。
其三,医院方要严把审核关,绝不让来路不明的“黑救护车”承接急救患者的转运任务。同时,医院方要严防“内鬼”,绝不让“内鬼”与“黑救护车”经营者沆瀣一气,里应外合。近年来,多地发生的“黑救护车”坐地起价事件,不少就是院方“内鬼”所致,亟须引起院方的高度重视。
此外,患者或患者家属一旦遭遇“黑救护车”坐地起价,既要坚决说“不”,又要积极大胆地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让“黑救护车”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切忌“装哑巴”,自认倒霉,任凭“黑救护车”宰割,从而助长其嚣张气焰。
总之,打击“黑救护车”坐地起价不法行为,需要监管、执法、医院等相关部门,包括患者和家属,形成联动,多方发力,从而彻底铲除“黑救护车”的生存土壤,切实维护广大患者的合法权益。(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