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张洪瑜:把握时代脉搏,共筑城市发展新未来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张洪瑜  日期:7/21/2025 字体: [大][中][小]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分析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关键节点,此次会议的召开意义深远,为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会议系统总结了城市发展成就,客观分析了当前形势,明确了总体要求、重要原则与重点任务,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优化城市体系,促进协调发展。着眼于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当前,我国部分大城市饱受 “大城市病” 困扰,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而一些中小城市和县城则面临发展动力不足、人口流失等困境。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城市群和都市圈,能够有效疏解大城市的非核心功能,促进区域内城市间的产业协同、资源共享,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同时,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可充分发挥县城连接城市与乡村的关键作用,因地制宜培育支柱产业,提升居民就业水平,以产业促消费,集聚消费人气,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创新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创新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着重强调,要全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精心营造创新生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持续取得突破。培育创新生态需多管齐下:一方面,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搭建高能级科创平台,吸引并培育各类创新主体,推动创新要素高效聚合;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为创新主体提供宽松、包容的发展空间,同时注重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为创新发展筑牢人才根基。此外,会议还提出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畅通要素流动,推动城市群与产业集群深度融合,提升创新效能;在扩大开放方面,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合作与竞争,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集聚,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打造宜居城市。城市治理水平直接关乎城市的宜居程度与居民的生活品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用好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高效解决民众急难愁盼问题。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和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服务不均衡等。创新城市治理理念,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需求作为城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从 “管理城市” 到 “服务城市” 的转变;创新治理模式,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效率和精准度。会议还强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塑造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让城市留住记忆,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作者单位:运河区小王庄镇人民政府)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