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赵毅:以数字化赋能组织系统建设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赵毅  日期:8/23/2025 字体: [大][中][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等重点任务,为组织系统在数字化浪潮中推动治理创新指明方向。在基层治理领域,组织系统借助数字技术,推动党员管理、服务群众、矛盾调解等工作提质增效,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过去,党员管理存在组织生活记录零散、流动党员联系不便等问题。现在,各地组织系统利用“智慧党建”平台,建立党员管理“数字画像”系统。该系统整合党员参与组织生活频率、志愿服务时长、群众评价等数据,形成动态积分管理体系,有效提升党员管理效率和质量。

    在党员教育方面,数字化打破了时空限制。线上党课小程序邀请党校专家、基层模范开展授课,吸引众多党员参与学习。同时,AI技术应用于党员教育评估,通过分析学员答题时长、知识掌握情况等数据,生成个性化学习建议,让培训更具针对性。

    组织系统推动建设的基层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党建服务与民生服务。通过打通民政、社保、卫健等部门的数据,群众凭借一张身份证就能办理多项业务,办理时间大幅缩短。

    在服务特殊群体上,数字化也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系统整合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的生活需求数据,自动分配任务给党员志愿者团队,让“党员联户”服务更精准、更高效。

    基层矛盾调解常面临情况复杂、证据不足等难题,“智慧调解”平台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这类平台通过语音识别记录调解过程,利用语义分析提取争议焦点,并关联相似案例提供调解建议,提高了矛盾调解成功率,缩短了调解周期。

   “网格数据预警”机制也颇具成效。多地将党建网格与数字网格融合,借助物联网设备采集网格内安全隐患、环境问题等数据。一旦发现问题,系统自动向网格党支部推送预警,党员志愿者能迅速响应处理,实现基层党组织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的转变。

    数字化建设需要多方参与。一些地方的组织部牵头建设“基层治理数字共同体”平台,吸引物业、业委会、社会组织等主体入驻,形成问题共商、数据共享的治理模式。在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中,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协助党组织制定合理方案,提升居民满意度。

    此外,组织系统还利用数字化培育“群众自治”能力。社区开发的小程序设置“议事厅”“心愿墙”等板块,居民可以在线发起议题、参与投票,通过线上议事解决众多民生问题,让“线上民主”成为基层党建新亮点。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要“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组织系统在基层治理中的数字化实践,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治理理念革新。通过数据赋能、人机协同、跨界融合,正在构建“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随着更多新技术的应用,组织系统将进一步释放数字治理效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作者单位:河北省黄骅市骅中街道党工委)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