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的殷莲英是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西门街道新芝社区西湾路16弄的一名住户,在这里已经住了40余年。进她家门后,迎面就有一个架子,上面挂着好几把钥匙。除了一把是殷莲英自己家的钥匙外,其他钥匙都是邻居放着的。最多的时候,有10多户邻居的钥匙放在这里,但后来老邻居们搬家的搬家,离世的离世,至今还有3户邻居长期把钥匙放着。(9月2日《宁波晚报》)
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于把家门钥匙随身携带,但有时候也会出现钥匙忘带,或钥匙丢失的情况,这让不少人常常遭遇“回家难”,不是选择破门而入,就是花钱请人开锁。
难道就没有一个解决钥匙忘带或丢失的好办法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西门街道新芝社区西湾路16弄的10多户住户把钥匙放在邻居家中之举,就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一方面,“钥匙放邻居家”,如果出门钥匙忘带或丢失,住户就无需担忧“回家难”,只需到隔壁邻居家中取回自己存放的钥匙即可打开家门,既方便又放心,一点也没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钥匙放邻居家”,也体现了住户对邻居的一种高度认可。可以说,“钥匙放邻居家”生动诠释了“邻里一家亲”。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笔者以为,建立一个良好、文明、和睦、和谐的邻里关系,关键是要有一颗包容之心,接纳之心,学会与人为善,与邻为友。试想,如果人人都拥有一颗宽容、接纳之心,不要说门对门、楼上下楼的邻居,就是同住一个小区,同住一座城,大家也都能成为好邻居。
但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类似“钥匙放邻居家”这样的场景却很少见。尤其在城市里,门对门、楼上楼下的邻居往往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之前曾有一项调查显示,居住在小区同一幢楼里的居民有超过4成不认识对面邻居,有30%的居民对邻居“认识的少,打招呼的少”,这意味着现在小区居民有7成邻里关系陌生或冷淡。这显然不是邻里关系的正确相处方式。
在此背景下,“钥匙放邻居家”,这无疑是一则不可多得的暖新闻,它不仅为我们作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和示范,而且也为我们生动诠释了“邻里一家亲”这句至理名言。期待“钥匙放邻居家”这样的暖新闻多多益善。(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