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佛山一对新人婚宴上不收礼金的视频走红网络。面对亲友递来的红包,新人轻轻一折便予以归还,口中说着“心意收到”。许多广东网友留言说,此风俗在省内多地很常见,“红包过一下手、折个角,就是把祝福收下”。记者了解到,广东多地不仅婚宴不收礼金,人们在乔迁、满月等喜宴时也可以只带着心意到场。(10月16日《春城晚报》)
一直以来,参加婚宴送礼金是国人的一个传统礼数。一方面,无论是城里的,还是农村的,青年男女举办婚宴时都要讲面子、摆排场,不是在大酒店里摆上三五十桌的酒宴,就是豪华轿车十几辆,一场婚宴下来,花费少则十多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之多。另一方面,许多前来赴宴的客人也不堪重负,出手没有个五百八百,上千的,都拿不出手。有的一个月甚至会收到五六场婚宴请柬,光红包就把一个月的工资全“搭上”了。可以说,办喜事的是不堪重负,喝喜酒的也是叫苦不迭。
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传统思想的束缚,很多人明明知道办喜事最好能节俭一些,但往往为了面子而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再没有钱也要借钱把喜事办得风光、隆重、体面,喝酒的再没有钱也要撑面子,出手也要“大方”。于是乎,办喜事的,事后欠下一屁股的债,不知道要辛苦几年才能还清债务,才能翻得了身。喝喜酒的,事后也只得过紧日子,过着清苦生活。仔细想想,这真是何苦来着呢?
此次,广东佛山一对新人选择“婚宴不收礼金”,而是将亲友递来的红包轻轻一折便予以归还,口中说着“心意收到”。“婚宴不收礼金”,这无疑是对庸俗化婚宴礼数的一种纠偏。怪不得,“婚宴不收礼金”视频一经发布,就立即走红网络。
笔者以为,“婚宴不收礼金”,不但是在倡导节俭、朴素的办喜事观念上迈出了一大步,而且也为更多的青年男女带了个好头。试想,如果每一位新婚青年都能做到“婚宴不收礼金”,那么,婚宴就会办得简单而朴素,就不会为了讲面子、摆排场而不惜欠账去办奢华婚宴,人与人之间也不会因为“礼数”的多少而变得庸俗化、人情化。可见,“婚宴不收礼金”正是我们所希望的,更是我们所积极倡导的。
心意是最好的礼金。但愿“婚宴不收礼金”能得到更多青年男女的认可和赞同,并用实际行动大胆地走出这一步,使我们青年人的婚礼多些简朴,少些庸俗,多些节俭,少些铺张,从而让“婚宴不收礼金”成为一种新婚俗。(浙江省开化县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