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魏晓天:永葆“八项规定”清风 擦亮干部为民底色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魏晓天  日期:6/3/2025 字体: [大][中][小]

    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这一铁规矩、硬杠杠如同悬于党员干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仅重塑了党风政风,更成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当前,面对作风建设的新挑战,广大干部需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将八项规定内化为政治自觉,外化为务实行动,方能筑牢思想防线、重塑公仆形象,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一、以思想“铸魂”,校准政治航向

    八项规定之所以能深刻改变中国,关键在于其直指作风问题的本质——党性修养的缺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唯有从思想根源上正本清源,才能抵御“四风”侵蚀。现实中,仍有少数干部将“文山会海”视作政绩符号,把“调研走秀”当作履职常态,这种脱离群众的官僚做派,折射出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松动。因此,干部须以八项规定为镜,常照初心使命,深学党的创新理论,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融入血脉,在思想淬炼中筑牢“不想腐”的堤坝。

    二、以行动“立标”,践行为民宗旨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到“厉行勤俭节约”,每一款都指向具体实践。领导干部当以上率下:精简会议须刀刃向内,将“会海”腾出的时间转化为田间地头的走访;破除特权需动真碰硬,对超标接待、公车私用等顽疾“零容忍”。近年来,从整治“舌尖上的腐败”到严查“蝇贪蚁腐”,从基层减负到便民服务优化,八项规定的“行动清单”不断压实。这启示干部:作风建设绝非口号,唯有将规定细化为“接访群众多问一句、审批材料少盖一章”的日常准则,方能赢得民心。

    三、以制度“固本”,锻造长效铁律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作风建设要防反弹回潮,必须构建“全周期管理”机制。一方面,需织密监督网络,通过群众评议、作风积分等创新手段,让“隐身变异”的四风无所遁形;另一方面,要坚持风腐同查,把落实八项规定与干部选拔、考核挂钩,形成“有为者有位、违规者出局”的鲜明导向。更关键的是,要将“三不腐”理念贯穿始终:以严格执纪强化“不敢”,以制度完善筑牢“不能”,以文化浸润培育“不想”,让遵规守纪成为干部骨子里的基因。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但再好的蓝图也需过硬作风托举。广大干部当以八项规定为终身必修课,在“抓常抓细抓长”中树牢公仆形象,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中永葆政治本色,让“金色名片”愈擦愈亮,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作风保障。(作者单位:石家庄市新乐市统计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