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沃土,作风建设如同苗木破土的关键密码,既需思想根基的深度滋养,更需实干锤炼与纪律护航。当前,部分年轻干部受网络“精致生活”“躺赢”等价值观冲击,滋生“佛系躺平”心态,甚至将“干得好不如说得好”的认知偏差带入工作。如何让年轻干部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挺拔生长?作风建设正是破题之钥。
思想铸魂:扎牢信仰之根,抵御“歪风侵蚀”。年轻干部初入基层,思想根基的稳固决定其抗风险能力。面对网络不良价值观渗透,必须强化理论武装——从百年党史中汲取井冈山“一根灯芯”的节俭精神、长征路上的坚韧品格,以红色基因校准初心。浙江衢州等地要求年轻干部定期开展“政治体检”,筑牢纪律防线,系紧廉洁“风纪扣”。唯有深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系,才能抵御“躺平”思潮,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向上姿态。
实干砺能:破除“指尖形式”,深耕“田间地头”。作风建设的核心在于化“虚功”为“实绩”。当前,少数干部调研走“经典路线”、座谈念“现成稿子”,与群众隔着一堵“无形的墙”。破解之道在于:脚沾泥土:如浙江推行“民情日记”制度,年轻干部驻村帮扶、窗口轮岗,在化解矛盾中读懂“民生账本”;对接地气:将“键盘报表”转为“家长里短”,跟随农技员钻大棚、到防汛一线值守,把“数据思维”转化为解决宅基地纠纷等实际能力。
广元市救援队在疫情防控中派干部驻守客运站,正是“沉到一线”的生动实践。
纪律固本:严管“微权力”,守好“第一粒扣”。基层权力虽小,但作风“裂痕”常始于细微处。审计系统通过刚性约束强化规矩意识——组织学习党章党规、建立政治纪律执行督查机制,对“擦边球”行为零容忍。滑县总工会将纪律挺在前面,运用巡察成果开展警示教育,确保干部“清正清廉”。年轻干部需以“每日三省”的自觉修剪“斜枝歪杈”,如在惠民资金发放中做到“一账清”、村务公开敢亮“明白账”,让纪律成为成长路上的“修剪刀”。
以作风“压舱石”激荡时代动能。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需常抓不懈。当年轻干部以思想之根深扎沃土、实干之茎穿透板结、纪律之枝规整生长,方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栋梁之材。如叶艺明所言,唯有筑牢作风“成长防线”,才能让青春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为基层治理的“森林”注入永续生机。(作者单位:石家庄市新乐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