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政企前沿社会管理详细内容
敦煌市:让每一次维权都有“人情味”护航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付德明  日期:9/12/2025 字体: [大][中][小]

   “本以为进了仲裁委,就是冷冰冰的流程和听不懂的法律术语,没想到你们愿意耐心听我说完,还帮我拿到了工资。” 近日,刚毕业的大学生小林通过敦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维权成功后,特意给工作人员发来感谢消息。

    一次特殊调解:为应届生撑起“维权保护伞”。时间回溯到 2025年8月,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小林,本以为能开启职场新生活,却遭遇公司拖欠工资的难题。多次协商无果后,他抱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市仲裁委,“当时特别慌,不知道要准备什么材料,一想到要和公司‘对簿公堂’,说话都忍不住发抖。”

    小林的紧张被仲裁委工作人员看在眼里。考虑到应届生缺乏维权经验,工作人员没有机械地“按流程办事”,而是先递上一杯温水,耐心安抚他的情绪:“别着急,慢慢说,我们会帮你梳理清楚。”随后,工作人员引导小林整理工作记录、工资流水、考勤截图等关键证据,还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帮他理清维权思路。

    为了让纠纷更快解决,减少对小林的影响,工作人员主动与涉事公司沟通,不仅详细讲解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还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劝说公司换位思考。最终,在调解阶段,双方达成一致,公司当场向小林支付了拖欠的6000余元工资。“拿到工资的那一刻,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原来法律也可以这么有温度。”小林感慨道。

   “我们希望通过一次次有温度的服务,打破公众对法律程序的‘冰冷印象’,让大家感受到法治不仅有力度,更有温度。”仲裁委员会负责人表示。今后,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将继续优化服务举措,把“人情味”融入仲裁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合法权益,让法治信仰真正扎根在每一个人心中。(作者单位:敦煌市人社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