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一场针对城市“牛皮癣”的清理攻坚战在广东省珠海市多个街区悄然展开。本次行动采取了精准高效的“手术刀”模式,百余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被编成6个小组,分别前往香洲区拱北、吉大、梅华等街道的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他们装备专业——铲刀、钢刷、 抹布、喷壶一应俱全,目标明确——对沿街商铺立、公共设施、电线杆、护栏等区域顽固的非法小广告进行“地毯式”清除。 (11月26日《珠海特区报》)
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一些经营开锁修锁、管道疏通、家政服务等生意的小商户为了生计,适当打打小广告、做做小宣传并无不可。但问题是,他们往往采取在背街小巷、单元门、楼道墙面、配电箱、消防栓等位置张贴、喷涂小广告的方式做宣传、打广告,这无疑既会讨人嫌,又会被当作“牛皮癣”而被打击整治。
近年来,为打击整治这些违规小广告,各地相关部门也是想尽办法,不是派人清除“牛皮癣”,就是派人蹲守“抓现行”。但由于小广告张贴、喷涂者通常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战术,因而,执法人员也拿他们没办法,往往不是“你贴我撕,再贴再撕”,就是“你喷我涂,再喷再涂”,被动应付,治理效果并不显著。
难道就没有一个治理小广告的好办法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笔者以为,为小广告“安家”,专门开辟一个广告张贴栏,不就是治理违规小广告的一记妙招吗?
一方面,小广告有了“家”,小商户们就无需冒着风险四处张贴或喷涂小广告,完全可以把小广告张贴在“家”里,既省时省力,又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小广告有了“家”,那些有开锁修锁、管道疏通、家政服务等需求的市民就可直接到小广告的“家”里找到所需之人,不再为一时找不到所需之人而发愁。而且,小广告有了“家”,城管也省心多了,不用再为如何治理这些“牛皮癣”而担忧了。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小广告有了“家”,城市更整洁了,市民也不用再为杂乱无章的“牛皮癣”发愁了。可见,治理小广告,“清除”不如“安家”。
治理小广告也需有“新招”。希望各地职能部门在遇上类似乱张贴、乱喷涂各种小广告时,不妨多些治理“新招”,通过给小广告“安家”的好做法,让小广告不再成为城市的“牛皮癣”。(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