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水杯泡茶能抗癌”“量子床垫躺卧治慢病”……近期,各类贴着“量子+”标签的骗局层出不穷,让不少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人频频中招。(11月27日《科技日报》)
眼下,各地市场上打着“量子+”的产品很多,如“量子水杯”“量子袜子”“量子床垫”等,这些商家往往打着“量子+”的旗号夸大宣传,欺骗消费者,结果致使不少消费者纷纷掏腰包购买。这不但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消费权益,而且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就拿“量子水杯”来说吧!目前市场上“量子水杯”的价格高达5880元一只。据商家称,“量子水杯”是具有量子功效的水杯。“就是水杯有量子能量,能净化水质,清除氯,小分子水,更有利于身体吸收,帮助身体排毒。”同时,商家还介绍,使用者可以将白酒、醋、水、茶水或其他饮料放入“量子水杯”,达到“改善口感”的效果。“量子水杯”被商家吹嘘的如此“神奇”,怪不得有那么多的消费者趋之若鹜地抢购。
但这些所谓的“量子+”产品真的如商家所言“功效奇特”吗?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博士林梅相告,目前除量子通信应用于金融安全等领域,其他量子技术都在研发阶段,根本没有应用于民用领域,而且量子技术对试验环境要求相当苛刻,一般民营企业根本无法达到,因此标榜“量子+”的产品都是打着量子旗号的虚假宣传。可见,商家销售的“量子+”产品完全是一种忽悠,一种消费欺诈。
戳穿“量子+”骗局亟须普及“量子知识”。众所周知,“量子”是一个高科技名词,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量子”是一个陌生名词,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量子”到底是何物?因此,只要相关权威技术部门通过各大媒体和网络平台,经常性地开展“量子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让广大市民知晓“量子”技术目前仅应用于“科研领域”,并没有应用于“生活领域”,那些打着“量子+生”的产品全是商家忽悠、夸大宣传的幌子和骗局,全是为了欺骗消费者腰包里的钱。而一旦消费者知晓了“量子”的真正含义,对“量子知识”也“涨知识”了,那么商家打着“量子+”旗号行骗的真面目也就被慢慢地揭开了,消费者自然也就不会轻易购买了,更不会轻易上当受骗了。
同时,除了大力普及“量子知识”之外,相关监管部门也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不妨通过高额罚单、列入“黑名单”等处罚机制,让无良商家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失信代价”,倒逼其遵规守法,履行市场诚信买卖契约,做到不夸大、不忽悠、不欺骗消费者。
此外,消费者也要学会擦亮双眼,理性购买“量子+”产品,切忌被商家“一忽悠”就购买。同时,消费者一旦遭遇“量子+”产品骗局,既要坚决说“不”,又要积极大胆地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以维护自身消费权益不受侵害,切莫自认倒霉,任凭无良商家忽悠和欺骗。
唯有大力普及“量子知识”,监管部门严监管、严执法,再辅以消费者的理性购买和投诉举报,才能合力戳穿“量子+”骗局,从而让更多的“量子+”产品入市无门,无所遁形。(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