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贾锶锶:学做“三局干部”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贾锶锶  日期:7/7/2025 字体: [大][中][小]

   “三局干部”,并非指特定的行政级别或岗位,而是对干部队伍能力素养的一种形象概括——即能“入局”、善“布局”、敢“破局”。在新时代的改革发展浪潮中,每一位干部都应以此为标尺,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在攻坚中彰显担当。

    一、先“入局”,在扎根基层中摸清实情

   “入局”是干事创业的前提。所谓“入局”,就是要沉下心、扑下身,真正走进工作现场、融入群众中间,成为所在领域的“局内人”。有些干部习惯于坐在办公室看材料、听汇报,看似掌握了情况,实则与实际隔着一层“玻璃门”。真正的“入局”,当如焦裕禄“嚼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走遍兰考120多个村庄;当如廖俊波“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用脚步丈量闽北大地。只有放下架子、迈开步子,在田间地头问需于民,在工厂车间问计于企,才能把准问题的脉搏,找准工作的靶心,让决策更接地气、更富实效。

    二、善“布局”,在统筹谋划中把准方向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干部干事不能只看眼前“一亩三分地”,更要学会“布局”,既算好“当下账”,也谋好“长远篇”。布局之要,在于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面对复杂工作,要像下围棋一样,看清“势”、落准“子”,分清轻重缓急,抓住关键环节。比如推进乡村振兴,不能只顾“面子”漂亮,更要夯实产业“里子”,既要解决眼前的就业、增收问题,也要着眼人才培育、文化传承的长远大计。善布局者,必然具备系统思维,既能把上级部署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也能在千头万绪中牵住“牛鼻子”,让各项工作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三、敢“破局”,在攻坚克难中开创新局

    工作中难免遇到“僵局”“困局”,或是历史遗留的“硬骨头”,或是改革发展的“新挑战”。此时,最需要干部有“破局”的勇气和智慧。“破局”不是蛮干硬闯,而是在吃透政策、摸清规律的基础上,敢于打破思维定势、路径依赖。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要敢于动真碰硬,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面对发展中的瓶颈制约,要勇于探索创新,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路径。就像脱贫攻坚中,无数干部跳出“等靠要”的惯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闯出致富路;改革深水区里,正是一批批干部敢试敢闯,才突破了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出发展活力。

   “入局”是基础,考验的是务实作风;“布局”是关键,体现的是系统思维;“破局”是目标,彰显的是担当精神。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新时代的干部,当以“三局”标准自勉,在实践中锤炼真本领,在奋斗中展现新作为,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