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风是党的形象的集中体现,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能够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反之,作风涣散则会损害党的公信力,阻碍事业发展。因此,锤炼过硬作风是每一位干部的终身课题,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当前,绝大多数干部能够坚守初心、担当作为,展现出良好的作风形象,但仍有少数干部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干部存在形式主义倾向,热衷于搞 “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把精力放在做表面文章上,实际工作却浮于表面;有的干部官僚主义严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的困难漠不关心;还有的干部存在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贪图安逸、追求享受,铺张浪费、挥霍无度,严重败坏了干部队伍的风气。
改进干部作风,首先要筑牢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坚定,作风上才能过硬。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思想深处摒弃不良作风的滋生土壤。
密切联系群众是改进干部作风的关键。干部要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倾听群众的心里话、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把群众的 “急难愁盼” 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在开展工作时,要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决策更加符合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同时,要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以良好的干群关系促进作风转变。
求真务实是干部作风的基本要求。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工作中,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以 “钉钉子” 精神一抓到底,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比如,在推进项目建设时,要严把质量关、进度关,不搞 “数字工程”“虚假进度”,让项目真正惠及群众。
廉洁自律是干部作风的底线。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不被人情世故所困,不被金钱利益所惑,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同时,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自身的廉洁形象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每一位干部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锤炼过硬作风,以良好的作风形象展现干部的担当和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