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是团结群众、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当前,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关键领域,组织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近期多地推进的“头雁工程”和新兴领域党建创新实践,为夯实战斗堡垒提供了鲜活范本,也凸显了持续深化组织建设的紧迫性。
选优配强“领头雁”,激活组织引擎。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素质决定了堡垒的坚固程度。近期某省实施乡村振兴“头雁培育计划”,从致富能手、返乡青年中选拔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党员担任村支书,并配套专项培训与激励保障机制,带动百余个薄弱村集体收入年增超20%。这印证了“选对人”的关键作用:必须严把政治关、能力关、廉洁关,打造一支懂政策、通民情、善治理的带头人队伍。同时需完善考核激励,解决基层干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痛点,激发“头雁”领飞动力。
创新组织覆盖,延伸战斗前沿。随着新业态蓬勃发展,组织建设必须同步跟进。某市针对快递、网约车行业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和“红色驿站”线下阵地,将2000余名新就业群体党员纳入有效管理。这启示我们:要打破传统组织设置壁垒,在产业链、创新链上建立功能型党组织;运用“智慧党建”平台开展“云端三会一课”,破解流动党员教育难题。唯有推动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跃升,才能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前沿阵地高高飘扬。
严管厚爱结合,锻造先锋队伍。党员队伍质量攸关堡垒战斗力。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党员管理松散问题,需双管齐下:入口从严:某县探索发展党员“负面清单”制度,对政治审查不合格、群众评议未达标者“一票否决”,确保源头活水清澈。教育从实:借鉴某央企“党员积分制”,将参与乡村振兴、应急抢险等纳入考核,积分结果与评优晋升直接挂钩,推动先锋模范作用具象化。尤其需关注青年党员培养,通过“攻坚专班”“田间课堂”等实践锻炼,让年轻党员在乡村振兴一线淬炼成长。
新征程上,唯有持续拧紧组织建设“螺丝钉”,方能铸就无坚不摧的战斗堡垒。当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为民服务的旗帜,每一个支部都化为攻坚克难的阵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必将破浪前行!(作者单位:石家庄市新乐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