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魏晓天:践行正确政绩观 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魏晓天  日期:10/7/2025 字体: [大][中][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始终从人民利益出发开展工作。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全党正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实际,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

    深入基层摸实情,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核心工作方法。对于基层党员而言,只有真正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才能摸清村民的真实需求。例如,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多地通过党员带头走访,发现并解决了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养老服务等具体问题。新疆军区某部官兵通过消费帮扶直接助力农产品销售,体现了军民同心办实事的具体实践。这些案例表明,唯有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才能避免“为民办事”变成“为民添扰”。

    聚焦问题抓整改,杜绝“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主题教育明确要求整改整治突出问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例如,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广西通过精准排查、分类整治,清理不合格村干部,解决黑恶势力干扰、信访矛盾等突出问题。新田县纪委监委通报的乡村振兴领域典型案例也警示党员干部:必须严守纪律,杜绝截留惠民资金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这要求党员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确保惠民政策真正落地见效。

    党建引领聚合力,推动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基层党组织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清华大学、新疆妇联等单位的实践表明,通过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模式(如“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队”),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在灾后重建中,贵州榕江县的基层党组织冲锋在前,党员带头参与抢修救灾,生动诠释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担当。此外,退役军人助力乡村振兴、中医药服务基层等创新实践,进一步拓展了党员办实事的广度与深度。

    学习党课的关键在于践行初心使命。党员带头为群众办实事,不仅是主题教育的内在要求,更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通过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真正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作者单位:石家庄市新乐市统计局)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