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贾锶锶:做可堪大用的新时代年轻干部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贾锶锶  日期:10/15/2025 字体: [大][中][小]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新时代为年轻干部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也提出了“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要求。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当以“闯”的劲头破局、以“实”的作风扎根、以“廉”的底色立身,在基层沃土中淬炼成长,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

    以“敢闯敢试”的劲头,在攻坚克难中砥砺锐气。年轻干部最鲜明的特质,便是充满朝气与活力,拥有打破常规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激情。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年轻干部运用数字化手段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让深山里的特产走出大山;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他们扎根实验室攻坚克难,为芯片研发、人工智能等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贡献智慧;在基层治理的主战场,他们创新“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用“年轻人的办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份“闯劲”,不是盲目冒进的蛮干,而是基于调研、立足实际的敢为人先——敢于接“最烫手的山芋”,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在风险挑战面前不退缩,在矛盾问题面前不绕道,让青春在突破创新中绽放光芒 。

    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在扎根基层中厚植情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年轻干部学历高、理论基础扎实,但缺乏基层实践的“墩苗”历练,往往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误区。真正的成长,始于“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的转变:像驻村第一书记那样,白天跟着村民学种庄稼、跑项目,晚上挨家挨户听诉求、解难题;像社区年轻干部那样,把办公桌搬到居民楼下,从“家长里短”中摸清社情民意,从“小事琐事”中积累工作经验。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年轻干部唯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把脚印留在田间地头,把汗水洒在群众需要的地方,才能在“接地气”中“长底气”,在“解民忧”中“聚民心”,让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

    以“清正廉洁”的底色,在严守规矩中行稳致远。“廉者,政之本也。”年轻干部成长起步阶段,能否守住廉洁底线,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发展方向。现实中,有的年轻干部因沉迷消费、追求享乐,在“人情往来”中放松警惕;有的因急于求成、渴望“捷径”,在“权力诱惑”中迷失自我。这些教训警示我们,年轻干部必须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既要在思想上筑牢防线,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也要在行动上严守规矩,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唯有以“清”为美、以“廉”为荣,才能在成长路上不偏航、不走歪,成为让组织放心、让群众信赖的好干部 。

    时代呼唤担当,青春孕育希望。新时代的年轻干部,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唯有以“闯”破局、以“实”立身、以“廉”守心,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才能把青春的热血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书写青春华章 。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