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企业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张阳辉:党员教育工作的“三线”进阶:筑牢思想根基、激发先锋动能、服务发展大局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张阳辉  日期:11/14/2025 字体: [大][中][小]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根本性任务。新时代背景下,党员教育需紧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服务中心大局、提升队伍战斗力三大目标,构建“接收线—发挥线—关切线”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证。

    筑牢“接收线”:强化理论武装,把稳思想之舵

    突出政治性,校准学习方向。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的“首修课”和“必修课”,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深化对党章党规、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确保党员始终与中央要求同频共振。例如,部分党组织推行“第一议题”制度,将党的最新论述纳入各类培训必学内容,推动理论灌输常态化。创新形式,增强渗透力。针对不同群体特点,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矩阵。线上依托“学习强国”、党员教育云平台等开展“微党课”“掌上课堂”,打破时空限制;线下通过红色基地研学、情景模拟课堂等实景教学,提升参与感。某地创设“初心讲堂”微阵地,通过“故事会+实践体验”模式,让理论教育更接地气。 健全考评机制,压实学习责任。推行“学时+成效”双考核,将党员参训情况纳入年度评议指标,对学习成果转化进行跟踪问效。例如,部分单位建立“党员教育积分银行”,将理论学习与岗位贡献挂钩,激发内生动力。

    畅通“发挥线”:聚焦实践转化,提升服务效能

    紧扣中心任务,推动学用结合。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设计“订单式”培训课程。例如,针对农村党员开设现代农业技术、集体经济运营等专题培训;针对社区党员强化矛盾调解、应急处理能力演练,确保教育内容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搭建作用发挥平台,强化先锋引领。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攻关项目,推动党员在关键任务中打头阵。某企业党委开展“红色引擎”行动,组织党员技术骨干牵头攻克生产线难题,年内实现效率提升15%。同时,推广“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引导党员参与扶贫帮困、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拓展服务半径。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干事热情。对作用突出的党员予以表彰宣传,并在职称评定、晋升选拔中优先考虑。部分地区探索“党员风采录”“先锋榜”等载体,通过典型案例宣传,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呼应“关切线”:贴近党员需求,优化教育生态

    精准对接差异化需求。针对流动党员、老年党员、青年党员等群体特点,分类施教。例如,为流动党员建立“云端党支部”,定期推送学习资料;为老年党员开设“送学上门”“方言党课”;为青年党员嵌入“指尖课堂”“互动沙龙”,增强教育针对性。强化资源保障与技术支持。整合党校、高校、企业资源,建强师资库和案例库。某市打造“党员教育实践基地联盟”,共享场馆、课程、导师资源,降低基层教育成本。同时,运用AI、大数据分析学习偏好,智能推送个性化内容,提升教育效率。构建闭环反馈机制。通过定期调研、座谈、线上问卷等方式,收集党员对教育内容、形式的意见建议,建立“需求清单—整改清单—反馈清单”联动机制。例如,某县针对党员反映的“课程空洞”问题,引入“项目制学习”,让党员在解决实际难题中提升能力。

    党员教育需持续深化“接收线—发挥线—关切线”三线融合,既要筑牢思想根基,也要强化实践转化,更要呼应党员需求。下一步,应进一步创新载体、优化机制、强化保障,推动党员教育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赋能”跃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强先锋力量。(作者单位:博野县委组织部)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